作为一校之长,可以运用手中的权力发号施令,但如果能充分运用校长的非权力因素诸如人格魅力、出众的才华以及对教师给予人文等关怀等去影响、感染每一位教师,对学校管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首先,在观念上校长要放下“架子”,把自己看作教师中的普通一员,以更好地拉近校长与教师之间的心理距离。“架子”往往是领导人自己摆出来的,很容易激起教师的逆反心理。科学的学校管理呼唤校长要多深入到教师工作中去,这样教师的主动性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积极性就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其次,校长的品德修养对教师的影响力也是非常大的。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校长经常假公济私,长此以往大家都在“客观上为事业,主观上为自己”;如果校长能不计得失地忘我工作,渐渐地大家都在比成绩、比奉献。校长还应树立“身边有几个‘反对派'并非坏事”的观念,有些领导人犯错误就是由于听不到不同意见而造成的。如果校长不计个人恩怨,任人唯贤,正确对待“异己”分子,慢慢地教师群体的团结合作的精神面貌就取代了嫉妒、互相排斥的凝重氛围。
再次,在工作作风方面校长办事要雷厉风行,做事讲民主,凡事公开、公平、公正,切忌暗箱操作,重大事项务必召开职代会征求教职工意见,并在校务公开栏公示,主动接受监督,树立“领导就是服务,教师为孩子服务”的良好氛围,千万别把民主看作是对教师的施舍与恩赐。校长还应做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典范,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应参加每周的升旗仪式、每天的教职工早操等,切勿要求教师不迟到不早退,自己却常常姗姗来迟或不辞而别。
另外,校长的才华、能力对教师最有说服力。如果校长只会对领导迎来送往,把文件上传下达,或整天穿梭于酒席之间,那么他只是个疲于应酬的官混混。如果校长能在至少某一学科、某一领域有出众之处,教师才会对你心悦诚服。例如可以在公开课上校长亲自挂帅,把自己拿手的一节课推出去;或在师生联欢会上来段精彩的演唱或演奏;或者勤于耕耘,常有教育科研论文见诸报端杂志……这些无不让教师另眼相看,并促使他们自加压力、自我鞭策,在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加紧修炼内功以不致落伍。
最后,校长应多给予教师以真诚的人文关怀,善待并尊重教师。不要整天讲工作,见面只有上下级,开会动辄批评训斥;也不要把业余的休息娱乐活动只局限在身边几个常委的小圈子里面,官兵不相往来。应当与教师常接触多沟通,适时到教师家中坐坐、聊聊,多倾听教师的呼声,多过问教师的疾苦。哪位教师生病了去看望一下,哪位教师家中有事去关照一下,哪位教师有了特殊困难去帮助一下等等。有的校长说教师清高难管理,其实有一济良方就是主动去接近、尊重、关怀他,如果教师觉得领导人真正把自己当个人物看待,岂有不“卖命”的理由?
多年来,我们致力于发挥校长的非权力因素这种“攻心术”对教师的正面影响,在学校管理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收到了仅靠使用权柄远远达不到的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