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
城郊学校因特殊的地理位置而形成了特殊的教师群体。有的教师认为“这辈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居家过日子已经不错了”,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感觉,于是得过且过;有的教师认为自己有背景、有关系,有在城郊学校工作“不划算”的感觉,于是不服“管”,工作上随心所欲;有的教师在农村教师面前沾沾自喜,在城区教师面前又自惭形秽,深感底气不足,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建议
作为一校之长,要管理好这个非城非农、亦优亦卑的矛盾统一体,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笔者以为,城郊学校校长一要敢管,二要善管。
有人称:城郊学校是人际关系的后花园。毋庸置疑,城郊学校的教师、领导,相当部分是有来头的,把他们安排到学校来要么是一种照顾,要么是某种利益的平衡。这批人直接挑战和考量着校长的执政能力。
发展城郊学校,校长必须勇敢地把学校管好,把教师管住。不管教师有多大的背景,不管班子成员有多大的来头,只要校长不把“校长”当“官帽”,就没有管不住的人。
“敢管”只能管住,不能管好;只能管住人,难以管住心。就管理效能而言,强势管理只能收获“一分钱一分货”的价值,难以放大。因此,城郊学校需要“敢管”更需要“善管”的校长。
首先要激活学校班子成员。要把他们团结起来,一要公正民主,二要真诚大度,三要礼贤下士,四要放权用人,给予他们情绪上的理解、人格上的尊重、管理上的信任、行政上的空间……
其次要实现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和教师自身的成就感。有人说“激活一群教师就能振兴一所学校”,那么如何管理并激活城郊学校教师?
一是磨磨“自以为是”的教师的棱角。校长要常常提醒教师:真正有本事的人不是靠关系而是靠自己。
二是给“船到码头车到站”的人重新加油,尽可能地给这类教师创造更多的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和成就自己价值的机会,人的秉性都是向“善”、向“上”的。
三是帮助“自愧不如城区教师”的教师自信起来。激发教师努力把自己的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准,让自己的学校与城区学校平起平坐,甚至超过城区学校。
当然,发展城郊学校仅凭校长“敢管”、“善管”还不够,如何科学定位学校的发展方向、如何提升并成就教师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只要大家都来关注城郊学校,并用好其自身的发展优势,城郊学校就会春光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