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决策工作是学校管理的关键。“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只有实行民主决策,充分发挥广大教职工的智慧,才能保证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合民意、聚民心、集民智,才能确保学校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才能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
作为学校,如果畅通民主决策的渠道,保证教职工通过各种方式直接参与决策过程,一方面有助于学校充分发扬民主,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把教职工的利益作为决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增强决策的科学性,避免片面性。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教职工对决策的理解,提高落实决策的自觉性,推动决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热情和信心,增强教职工关心学校发展的主人翁意识和建设学校、发展学校的责任感、使命感。
校长是学校工作的组织者和引领者,应该打开民主决策之门,群策群力,推动学校管理工作的提升。
第一,学校要广泛征集教职工的意见,通过反映民意的方式实行民主决策。民意是作出正确决策最重要的信息资源,校长要广泛收集和听取教职工的意见、建议,通过设立意见箱、开启学校决策论坛、公开学校决策邮箱等方式,为教职工提出意见和建议、参与决策搭建平台,做到保证教职工畅所欲言,共同关注、共同参与、共同决策。
第二,学校要通过专业咨询的方式实行民主决策。“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作为校长,要充分利用教职工的专业知识和相关信息通道,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事项进行分析论证,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如校园文化建设方案,要召集教师、专家举办论证会、座谈会,听取他们的意见,集中各方智慧,进行学术性、专业性咨询决策。
第三,学校要通过重大事项公示制度实行民主决策。教职工享有学校各项决策的知情权,这是教职工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对学校决策进行公示,尤其是对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各项决策进行公示,便于教职工了解决策的有关内容,发表意见,提出建议,既有利于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又有利于决策的贯彻实施。
第四,学校要将重大决策举办听证会让广大教职工民主参与。在听证会上,教职工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可以帮助学校领导及分管部门及时发现拟订的决策方案存在哪些问题,并加以修正、完善,实行听证于民、决策利民。
第五,学校要对学校的决策事项,召开职代会进行民主决策。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学校民主的重要形式,教职工代表是广大教职工自己直接选举出来的,他们代表教职工参与学校事务的决策和管理。因此学校决策必须经过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审议通过,以保证学校决策体现教职工的意志。
表面上看,实行民主决策似乎削弱了校长的决策权力,比领导决策更麻烦、更复杂。然而,“得民心者得天下”,专制下的决策,必然会使校长丧失公信力,成为孤家寡人。实行民主决策,不仅不会削弱校长的权力,相反会树立校长的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