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效率,开出实效,让会议不再令广大教师感到厌烦,需要校长把开会当作展示风采、体现价值、彰显魅力的大事来做。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校长开好会和教师上好课一样重要。校长应该和教师上课一样,认真“备”好会,切实开好会。应该做到:胸中有事,眼中有人,腕上有时。
一、胸中有事
会议是学校必不可少的一项集体活动,文件精神、上级指示需要传达,学校发展、校内管理需要明示,教师成长、业务进步需要指点……校长要根据主题内容的不同,将会议开成布置任务的会、启迪智慧的会、统一思想的会、激励干劲的会……千万不可开成牢骚会、训话会,更不可将会议开成校长“显摆”自己的个人英雄主义的会。
像教师要研修“课标”一样,校长也要研修会议的“会标”,应该明确会议主题,把握会议精神,做到主题明确,中心突出,内容具体。
像教师认真钻研教材一样,校长也应将会议内容全盘掌握,铭记在心。切不可连个讲话提纲都没有,想到哪讲到哪,随心所欲,漫无目的,毫无条理。
像教师细心揣摩教法一样,校长也应讲究说话的方法,选择最适合教师的恰当表达方式,恰如其分地说话。应该锤炼会议“语言”,努力使其具有感染力、号召力、吸引力;还要字斟句酌,逻辑严谨,条理分明,使教师能饶有兴致、聚精会神地听。
二、眼中有人
教师上课要“备学生”,校长开会也要了解教师,了解教师的心理需要和内心渴望。校长应该经常与教师交谈、沟通,切实掌握广大教师的所思、所想,了解教师听会时的心态,倾听教师内心的诉求。校长应多想想自己外出开会时的心态感受,进行换位思考,推己及人。对会场的些许混乱,应多从自身找问题和不足,该自我检讨的,应勇于承担,主动请求教师原谅。教师要尊重学生,校长同样应该尊重教师。比如,要求教师课堂不开手机,校长当然应该率先垂范,在开会时关闭手机。试想,开会时校长的手机铃声骤响,然后你离座去接听电话,教师会怎么想?这是把教师放在眼里吗?
教师要发扬课堂民主,反对“填鸭式”,校长开会也不能是千篇一律的“一言堂”,唱“独角戏”,也应给教师发言的机会。适时适度地请教师走上台前,让他们倾诉心语,发表对某些问题的思考和看法,这不仅是对教师的尊重,更是集思广益、获取有效信息的重要途径。
对学生要坚持正面教育,以表扬鼓励为主。教师也同样热盼得到赞美和激励,也需要正向强化。校长切不可大会小会总是批评指责,冷冰冰的没有几句暖心的话。没有理解关爱,教师心里哪有阳光,会场岂不如坐针毡?对会场的一些不良现象,最好不要随意动怒,不要去严厉斥责。要明确尊重是双方面的,教师的无礼可能源于我们对他们的不尊重。
三、腕上有时
教师应按时上下课,校长也应该有时间观念,开短会,开高效率的会。要主旨鲜明、言简意赅,不可漫无边际,东扯西拉;少点机械重复,少点罗嗦唠叨,少点苦口婆心。要相信教师的智商和水平,做到点到为止,适可而止。校长应该有时间计划,应该告知每次会议所需的时间,严格遵守时间规则,决不随意拖“堂”。要理解教师的困难,体谅他们尚有各种事务需要操持。信息时代讲究效率,校长应该从自身做起,切实提高会议效能。
要做到时间精准,校长“备课”时,要科学确定会议内容,使其恰当、适量;一个会议解决一两个问题,最好不超过三个。另外,会前应该进行“试讲”或默讲,去除无关紧要的话语,严格控制时间。要建立良好的会议习惯,使大家都能踊跃参会,专心致志听会,积极将会议精神付诸实施。
“教师的魅力在课堂,校长的风采在会场”。亲爱的校长们,如果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做到“胸中有事、眼中有人、腕上有时”,就一定能开好我们的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