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就是在教师讲之前自己先学习,或者说在正式学习之前先做一下学习的准备。所以,我们现在一般的课堂流程就是预习、展示、反馈。我们目的是冲破原来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构建一种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构建能够承载素质教育理念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预习这个观念本身就是传统课堂教学的产物。或者说就是以“教”为中心的课堂滋生出来的概念。学习就是利用各种信息依靠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认知能力进行自我构建的过程。当我们离开学校的时候,我们也要终生学习,那个时候学习就变成了纯粹的自主学习了,还能有什么预习吗。
现在我们说的预习就是自主学习,预习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就已经开始了。自主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只能说是一个学习的阶段。我认为应该把预习干脆就说成是自主学习。或者叫做自学。这不是简单的文字游戏,一个词的改变,标志着一个教育观念的更新。
学生学习的过程在不同阶段利用不同的资源和信息进行自我构建的过程。在不同阶段形成和构建的能力和品质也不同。
自主学习阶段。主要就是靠自身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初步的构建,这个阶段依靠的学习资源就是自身。主要锻炼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学习以静思为主。小组中的对学与群学阶段。学生就把本组的同学当做了自己学习的资源。这个阶段锻炼了与伙伴合作的能力。当然在个人展示的过程中也提升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其实这个阶段就是合作的开始阶段。质疑与对抗阶段。就是把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没有解决的问题,通过全班质疑与对抗的方式,在教师的追问与引导下(当然也可以在学生的组织下),把没有解决的问题解决。在这个阶段成绩好的同学通过帮助不会的同学,提升了自己对知识的把握,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能力。而没有学会的同学通过这个阶段也完成了学习目标。这个阶段贯穿着同学们的展示,所以我认为展示不是一个独立的阶段,是贯穿着小组学习阶段和质疑对抗阶段的一种表现形式。达标测评阶段。就是对课堂学习成果进行检验,通过检验确定课后的学习重点和下节导学案的编制基础。
所以,我认为预习就是学习开始,就是自主学习。科学的学习流程应该是这样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质疑对抗、达标测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以导学案为抓手,以展示为形式,以问题为引导,以检测为手段。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学会了知识还形成了能力和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