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以人为本的学校工作

时间:2015/8/25
学校教育工作的根本属性是“以人为本”。之所以说“以人为本”是根本属性,那是因为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通过引导、说教、熏陶、反思和创新的手段以达到完善人性的目的。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教师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生活状态,学生需要为未来的生存状态奠定基础。积极的生活情感、积极的人生观、积极的价值观等等的培养就成为学校的工作目标,而课程将是培养学生成长和提升素质、智力水平的载体,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助其成长的课程体系和环境,让他们能选择、能发展、能成人是办学的核心。我们设想如果没有了学校,学生应该学习什么?我们很容易就能得到结论:学习生存的本领。简单来看是要融入到人文环境中、能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基本问题、掌握安身立命的本领。没有基本的“礼”和“德”,就没有规矩。没有一项社会劳动本领,就不能在社会上进行劳动价值的等量交换。因此,陶行知先生才特别强调“生活既教育”,我把它理解为生存的教育和活着的教育。由此可见“以人为本”是教学生成人和成才两个方面。

成人就要明白人性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我们学校教育工作要面对的是人的个性与社会共性的统一问题,换句话说要抑制学生性格中的“恶”,张扬“善”,能让学生融合到和谐的社会中。然而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由于遗传因素和生长环境的不同,“差异”是必然的,趋同是相对的。我们应该对学生的“差异”或者说是“天性”要怀有敬畏之心。因为,也许我们的某个不负责任的或者是不经意做法就会抹杀了一个人能成功的天性,而对于那些我们目前认为是不好的个性以及一些常犯错误的学生,我们又该提供如何的培养方式让他们成为合格的公民。教育管理者对教师的“差异”又该怎样谋划出一个共同的愿景,能聚集体的智慧,让教师愉快地工作。如果用一个词表达我对培养学生成人看法,就是“雕琢人性”。

成才就是要理解社会需求,提升智力和知识水平,以适应社会发展,创造幸福生活。现代文明和科技的发展,社会多元化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学生必须依靠一定的课程去发展智力、培养思维习惯,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寻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社会劳动,生命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简单地说,让学生在遇到生活问题时能系统去思考,通过基本智力能力的运用、策略的运用和基本知识的运用找到自己做事的入手点。同样用一个词来表达我对培养学生成才看法,就是“提升智能”。在整个高中阶段,让学生智力与非智力共同发展,把学生培养成可塑性较强的合格的人,就是“以人为本”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