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好学校,需要一位好校长
时间:2015/10/8
5月6号,跟随莒县论坛采风团队走进莒县一中,说实话,最初是抱着“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想法去的。曾经风雨飘摇的一中,低迷徘徊的一中,真的是获得了凤凰涅槃后的新生?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这些年,我们见到教育上的造假太多了。课堂可以作假,管理可以造假,现场会可以造假,甚至学生的考分也可以造假。一中,会不会也是其中的一个案例?带着问题,带着疑惑,于是,我来了,来到了一中校园,就想切身实地的感受一下她到底是“真”还是“假”?
首先,我们听取了侯月映校长的办学理念及对一中的建设规划,一个多小时的介绍,我的疑虑渐渐消失了。理念决定行动,它是行动的先导。侯校长的教育理念不仅是站在教育的前沿,也是符合教育规律发展的。
“既要对学生的今天负责,也要对学生的明天负责。”“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依靠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互助,启动内力,深挖潜力,激发活力,培育自制力,提升创造力,锻造助推他们科学发展、终身发展的优良素质。”侯校长的话掷地有声。
在当今升学率还是占主导的大环境下,分数高于一切的前提下,“无事”就是“本事”的潜规则下,侯校长坚持真正的“以人为本”,开展那么多丰富的课外活动,并且全部放手给学生,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一方面,要面对家长、社会的舆论,目前我们大多数的家长还是“唯分论”的,在他们看来,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殊不知,今天的学习,已经远远不只是课堂上的学习了。而一中的这些活动无疑给学生们提供了很多学习的契机和展示自己的机会。但是,家长并不一定理解“能力要比分数重要”、“成才先要成人”的这些新的教育理念。可是,作为教育者,我们已经不止一次的看到了“高分低能”的悲剧。我身边就有一个很好的例子,我熟悉的两位朋友,他们的孩子,一个学习非常优秀,从省内一所名牌大学毕业,一流的本科生;一个学习比较差,上了省里一所高职。现在,那位名牌大学生不止一次的参加过公务员考试,能过笔试,可就过不了面试这一关,家长托亲告友给他联系了不止一个工作,很快他就被辞退了。因为这个孩子,一直是在父母的过度呵护下成长的,除了分数高,别无其他能耐,连最基本的人际交往都很难做到。另一个上职校的孩子,毕业后就被潍坊一个有名的企业聘请,两年的时间内,在工作上就风生水起了。这个活生生的例子,给了我身边很多家长的启示,大家都说宁愿孩子考不上学,也别让他成为了书呆子。今天的一中,坚持“以学生健康成长为本,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应该就是基于让“高分低能”的孩子少一些,再少一些这样的想法吧。作为家长和社会也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来看待孩子的成长,理解学校的做法。
另一方面,在“安全”高于一切,“无事”就是“本事”的大环境下,学校坚持开展这么多的课外活动,也是非常冒险的。特别是像运动会这么大型的活动都要放手给学生组织,虽说确实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可是一旦出了安全事故,一切工作都化为了零,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很多学校连开运动会都缩水或者干脆不开了。那天,我女儿对我说妈妈我要是校长我一定会带学生外出游玩的,我只是苦笑了一下,十多岁的孩子,哪里知道“安全”这顶大帽子压在校长的头上。作为一中的领导侯校长敢有这个气魄,真正做到“一切为了教学,一切为了学生”的确令人感动。
一中的办学理念除了对学生以人为本之外,对教师也是如此,实行弹性坐班制。这一点也是令人羡慕的。关于教师要不要坐班,历来是有争论的。可是,大环境下,多数是采用了坐班制,且一天不知道要点名多少次。我们知道领导也有领导的苦衷。但是,我个人是比较崇尚于弹性坐班的。大家都知道教育就是一个良心活,只要老师的“良心”在,即使不在单位,工作也是一样的努力。实行弹性坐班,可以让老师有更好的办公环境和心情。譬如我,在办公室里就很难批改好学生的作文,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容易分心。另外写点教育随笔也很难集中精力。说实话,这些年,我用在工作上的时间,远远不止在校时间,在周日,假期里,没有领导的督促,我一样做。
中国教育报记者、山东教育报刊社总编辑、编审陶继新专家这样评论莒县一中的弹性坐班“关键是要调动其内驱力。实行弹性上班,给了教师更多的尊严与自由,而尊严与自由可以生产一种巨大的工作能量,从而产生异乎寻常的效果。”
当然了,在一中的管理上,无论是对学生还是教师,“宽”与“严”一直是并行前进的。所以,才使得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
在改革和创新的基础上,侯校长还注重了校园文化的传承,无论是外在的建设保留原来的一草一木,还是内在的文化底蕴,让莒文化走进一中的课堂。最近一中把《文心雕龙》作为校本教材,在全校师生中发起研读《文心雕龙》的倡议。校本教材开发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了,很多学校流于形式,或者是舍近求远。其实,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教材。我们的学校有必要、有责任,承担起弘扬莒文化的重任。我经常在我的语文课堂上,讲刘勰,讲文心雕龙,讲城阳王,讲勿忘在莒……虽然我学识浅陋,但是渗透一点,总比不知道的好。
听完侯校长的报告,我们一行又对一中的校园环境、内部教学设施、学生的宿舍、餐厅,进行了细细的考察。真正落实了我自己的想法“眼见为实”。
确实,侯校长不仅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言行一致,“说”起来轻巧,“行”起来肯定不是一帆风顺。但是,我们相信,有阻力,才会有动力;有阻力,才会促使行动更臻于完美。
后来在长岭中学开展“三新”课堂达标时,私下里和几位老师聊天,纵观这几年教育的发展,一些学校的兴衰,无不感叹“学校的差距其实就是领导的差距”,一座好学校的崛起,一定有一位好领导带头啊。
我们相信,今天的莒县一中在侯校长的带领下,一定会再创昔日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