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班级管理刍议

时间:2015/10/13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思想、道德等各种素质的养成。班级作为一个群体,具有群体的一般特征即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感情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而且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但班级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是处在成长过程中的人,且每个学生个性差异很大。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班级管理上进行了大胆探索,实行动态管理,有效地克服了以往班级管理的弊端,取得了良好成效。下面我就自己的管理实践谈几点体会。 
  第一,在班级管理中要坚持“一个标准”,尤其是奖惩方面,对好学生和后进生应使用一个标准。通常好学生易受到偏爱,而后进生常使老师产生偏见,所以班主任执法,一定要公允,要一碗水端平,如处理偏颇,则会助长好学生的坏习惯,压抑后进生的上进心。 
  第二,要充分调动和运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力量参与班级管理,以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成效。学校的职能是毋庸置疑的,家庭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学生除了寒暑假,平时的生活基本是学校和家庭两部分的衔接。经常与家长联系,尤其是借助于电话这一快捷的通讯工具,可以及时交换学生的有关信息,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支持班级工作,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的教育手段。我班有位同学长期放学不按时回家,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不想上学,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与家长商定:放学后由家长亲自到校接他回家,或通过《家长联系簿》由老师签注每天放学离校时间,再由家长签注到家时间,以杜绝他与坏人接触的机会,平时注意关心和提醒他,稍有进步就给于表扬和鼓励。坚持了一学期,该生的学习和行为习惯有了很大的进步。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我们还经常结合时事政治,强化思想教育和班级管理工作,坚持正面教育和引导。不从根本上去抓品德教育,就不能促使他们健康成长。我班采取多种形式且有针对性的班队会,师生间的思想交流,制度化的班级周评小结等,在实践中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第三,班主任必须具备素质教育的观念和思想。学生是教育的对象,管理的对象,他们是现实中的人,有个性的人,是社会中不断发展的人,也具备自主教育,自主管理的潜能。班主任的任务就是从这种现实出发,挖掘和培养这种能力。 
  在做学生的思想教育过程中,为了更好地理解和信任学生,自己在学生中树立起形象和威信。作为老师不要在学生面前做出自己俨然是老师,让学生感受到老师与学生之间是朋友关系,要使学生听老师的话应该做到放下教师的架子,更好地与学生相处,最好自己的也做起“学生”来,与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到学生所需求的是什么?想要得到的是什么?深入地体会与体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用更好的教育方法来教育学生,让学生的思想行为向良好的方向发展,让他们的偏常行为的不良习惯受到约束和限制,提高到新的认识角度上去,最终体现出具有良好的道德水准、良好的行为和修养,直至形成定势。 
  而对偏常行为的学生的教育,我深深地体会到多一份耕耘就多一份收获,多一份关心就多一份融洽。我利用课余时间多与他们接触,消除与老师之间的一切心理障碍,课堂上多对他们提问,只要肯回答,对否都给予表扬和鼓励;多与他们一起参加体育活动。在活动中建立情感,慢慢的他们就能听进老师的话去了,我对他们也不断提出要求,需一丝不苟地完成,所提要求也应是切实可行的。要求他们学会相处,学会宽容,学会关心和帮助别人。再次是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让他们去管理班级的纪律,这样就更能有效地约束了自己。 
  创建“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模式,最终目的是构建适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班级管理模式和评价体系,这是21世纪我国现代教育的一个庞大工程,仅靠班主任老师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都投入到这项伟大的教育实践中来,才会结出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