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中学运动队管理浅析

时间:2015/10/22
学校运动队的管理,是指训练和培养运动员的管理。它主要包括训练过程的管理、运动员的思想工作与文化课学习的管理、生活作风和参加体育竞赛的管理等。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体育的重视度日益加深,各中学也都组建了自己的运动队。学校对运动队的管理如何,直接关系到运动员的情绪和运动成绩。笔者认为,做好运动队的管理工作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 要认真选拔队员 
   
  学校运动队队员一般都是选拔出来的,对队员的选拔是否科学,这关系到学校运动队的整体素质,因此,我们要科学的选拔运动员。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科学选材呢?我们选队员时,应从文化基础、运动能力、思想觉悟等方面全面考察学生,不容忽视其中任何一个方面。中国有句俗话“行行出状元”,这是针对在某行业有一定天赋的人而言的,就体育而言,并非人人都可以从事,这样科学选材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首先测试学生的专项运动能力,还要测试身体各项指标,了解队员的运动潜力如何,了解其遗传基因等。即使某队员当时运动成绩不太理想,经测试推断他有很大潜力可挖,这样的队员也是可取的。 
  其次要考虑队员的文化素质如何。文化素质会直接影响他的运动训练,若队员的文化素质很差,这个学生就很难进入高等学校深造,在训练中对体育技术的理解和掌握也会受到限制。 
  再次要重视队员的思想素质。个别运动成绩好,思想素质极差的学生招到运动队,训练不刻苦,作风自由散漫,成绩提高也绝不会快,这样的队员对学校来说,既浪费人力财力,又影响整个运动队,这样的队员不可取。 
   
  二、 在训练过程中从严要求 
   
  俗话说:“不成规矩,无以成方圆。”对学校运动队训练来说,就要有一套科学的训练体制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有章可循,调动运动员的积极性、能动性,才能创造出优异成绩。建立科学的训练体制、制定出科学的训练方法和制度,这要从两个方面着手:(1)要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的制度要切实可行。千万不要脱离实际情况,凭主观想象制定超现实的制度,否则训练制度得不到很好的贯彻执行,还会挫伤教练员、运动员的积极性。(2)制定的制度要体现奖罚分明的原则,对平时刻苦训练,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队员给以表扬及一定的奖励;对平时缺勤、训练懒散的队员要给予批评教育。 
   
  三、 要处理好训练和学习的关系 
   
  学校运动队队员除了体育训练外,还要学习文化知识,这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他们肩负着升学和就业的双重任务,学习成绩关系到他们能否进入高等学校学习,关系到能否成为祖国建设的合格人才。 要教育队员树立刻苦学习的精神,要正视体育队队员比普通同学成绩差的现实,要给他们讲清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知难而上的精神,使训练促进学习,学习带动训练,学习训练双丰收。队员之间要开展互帮互学的活动,逐步建立比学习、比训练的良好风气。 
  总之,中学运动队的管理是一项艰苦而繁重的工作,只要我们大胆改革,勇于探索,就一定能找出一条适合学生特点的运动队管理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