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你们让我做刘邦还是诸葛亮?

时间:2014/2/10
我们班的班干部很负责,尤其是班长,老师交给的任务都能够认真完成。美中不足的是对我有点依赖,什么事情都要等我定夺。教师节前我一直没有告诉同学们该如何做,直到9号晚上才先后有班干部来向我咨询。
    王萍和秦玲玲先来,直接问我:“老师,明天就是教师节了,我们班还没有行动,该怎么办?”我说:“那是你们学生给老师过节,我作为老师就不参与了吧。”王萍看我如是说,就说自己其实也有一个创意,我就鼓励她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后来,班长陈杰钊也来向我咨询,同样是问我怎么办?这些情况引起了我的思考,一个班级不能只依靠一个脑袋,对学生的终身成长也不利,也不符合现代教育的精神,我们不是培养简单的听话者、执行者,而是培养有创意的、敢于承担的人。那么该如何改变学生的认识呢?如果简单地告诉他们班干部要起带头作用、要积极主动等,恐怕没有效果,因为这样的话他们听多了。如果从教育理论上讲现代的教育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对他们讲可能不合适,甚至也可能不会接受,如果有学生说一句考不上大学什么都没有用,让你老师自找麻烦。于是我灵机一动,就决定上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
    上课之后我,我问学生一个问题:大家是喜欢刘邦还是喜欢诸葛亮?
    面对这个简单的问题,学生终于打破了以往的沉闷(很多老师反映我们班课堂发言不积极),我也鼓励他们多举手发言,对那些想发言也期待老师点名的同学我视而不见。
    李柱锋:(第一个脱口而出)喜欢诸葛亮,原因是他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谢英亮:(第一个举手的人,我先对他的勇敢提出了表扬。)喜欢刘邦,因为他是一个从社会底层混到高层的人,应该值得我们学习。
    (点评:英亮视角独特,有自己的看法,相信他将来也一定能成为有成就的人。)
     陈宁桂:喜欢刘邦,因为他非常有“仁爱”之心。
    我很纳闷,为何说刘邦有仁爱之心呢?当他说道三顾茅庐的时候全班哄堂大笑,原来他把刘邦刘备混淆了。
    韩颖意:(第一个勇敢的女同学)喜欢刘邦,因为他知人善任。例如他发现韩信想要造反的时候,先给他一个王位,然后就找机会果断地把韩信杀掉。
    话音未落又是哄堂大笑,这是典型的论点和论据的脱离。我说观点也对,事例也对,当两个放在一起就感觉奇怪了。借此我讲了一下怎样才是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学生频频点头。
    陈亮瑜:(似说又止,期待老师点名而又被忽略最后勇敢战胜自己的人。)喜欢刘邦,因为他虽然没有诸葛亮那么有智慧,也没有项羽那么能征善战,但他最厉害的地方是把别人的才华变成自己的才华。她的发言获得了阵阵掌声。
    然后是苏俊杰等,观点慢慢地统一到了陈亮瑜的观点上来。当然还有同学坚持喜欢诸葛亮,因为他毕竟是智慧的代表。
    第二个问题:你们是喜欢我做刘邦还是诸葛亮?
    面对这个问题学生的答案惊人得一直,都希望我做诸葛亮。以苏俊杰同学的发言为代表。
    苏俊杰:刘邦最可贵的地方就是发挥团队的凝聚力,让每个人都有事可做。如果你是诸葛亮,什么事情都做了,那么还要我们班干部做什么呢?而你做刘邦,轻松了自己,锻炼了同学,大家都高兴,你也过把皇帝隐吗?
    讨论至此,已经达到我的目的,最后我总结发言。
    同学们分析得非常好,大家想想诸葛亮,他培养了谁呢?一个姜维还难堪大任,有一个有能力的人他拒绝不用,那就是魏延。他想要培养一个人——马谡,但却是一个赵括第二,最后还被他杀了。接受了刘备的临终托孤,却任其享乐,尽管鞠躬尽瘁,却难辞“托孤”不力之责。结果他一死整个蜀国失去了大脑,第一个被灭亡也在情理之中了。同学们当然也不希望我们班是这样的班级,对老师对学生都不好。因此我也很喜欢自己做刘邦,那么你们该怎么做呢?在这里我要表扬邓泳怡同学,她发现班规考核有不合理的地方,就提出了很多自己的看法,昨晚我已经对她进行了表扬,在这里我再统一说一句,大家以后再找我的时候,不是要问我怎么办,而是要问我这样做怎么样?我希望以后班里有什么问题的时候,我也会像刘邦那样问同学们“为之奈何”,那时也是我们真正腾飞的时候。
    之后学生的自觉性明显提高,班级管理的热情和主动性都得以加强。一次讨论,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分析能力,顺便教给了学生文章的写作技巧,关键的是在讨论中让学生自己明白了该怎样做,这样的讨论比老师简单的说教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