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班级手册
时间:2014/2/10
有的班主任要说“班级手册又不是新事物,有什么可自豪的”。确实,班级手册层出不穷,而且每一个班主任都有自己的特点。就从我校的情况看,我就看到过多种版本。有的是用来签到用的,每个同学早晚自修都要在手册上签个到。有的是用了记违纪行为用的,值日班干部每天记录全班同学的表现,按照班规有的扣分,有的加分,也有的班级手册是用于登记分数用的,每次考试成绩都记录在册,班主任经常围绕成绩进行教育。应该说,这几种班级手册存在的时间已很久了,我想至少有几十年的时间了,也成了班主任管理的根据。可新课程实施以来,班级手册在内容上与形式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现在提倡素质教育,注重的是过程评价,特别是“成长纪录袋”也成了时尚。因此,班级手册除了记分数、记违纪之外,也会记同学们的一点点进步,也会有同学的一些反思。那是否这种班级手册就是最高级的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我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开发出一种真正有思想、有内涵、有情趣、有动力的班级手册。
第一、有思想。很多班主任对班级管得很严。班规很严,班主任也天天像监察一样看住学生,动不动大动肝火。同学们见了班主任就好象老鼠见了猫一样。大多数同学“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走一步路”。如有个别叛逆性较强的学生与老师对着干。班主任就用兵法来对付学生。有人说用“法家”与“兵家”的思想指导班级管理,这多有思想。班级手册就是处理学生的根据,这多方便。学生不是罪犯,也不是敌人。因此,用“法家”与“兵家”虽然在管理上会暂时有效,但失去了人文的管理是背离教育的本质的。我一直来从事政治教学。认识到学生品德行为的形成主要不是告压服,还是靠说理,特别是有感情的说服才是最有效的。所以,班级手册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
第二、有内涵。很多班主任都很想把班级的学风与班风搞好,也注重班级文化的建设。如制订班规、设计班徽、确定班级宗旨、目标,等等。这些无疑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但班级文化仅此而已,理解是太狭窄了。因为,这些工作在开学的一个星期内就可完成了。当时,学生们看到班徽、目标时,确实会激动几个星期,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激情越来越少了。这又是为什么呢?就是缺乏丰富的内容来支撑。对班主任来说,懂点励志教育与学习方法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把自己10年来积累下来的励志教育与学习方法内容整合到班级手册中。
第三、有情趣。原来的班级手册是用来签到的、记违纪行为的、记每次考试的。虽然,这些数据对班主任来说是要了解的,每一个学生也应该了解。但记这些内容实质上就是应试教育环境下产生的。学生是应试的工具,班级手册也自然成了服务于应试为目标的工具。学生们对这样的“班级手册”不会有感情的。他们并不喜欢它,因为,有了它才经常受班主任的训斥。那有不有可能让班级手册变得有情趣呢?让学生对它产生感情呢?答案也是肯定的。我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
第四、有动力。班主任非常明白班团活动是班级建设的主阵地,它可以培养同学间的友谊,能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但遗憾的是很多班主任想不出活动的主题。一般来说除了国庆节、教师节、开学初、考试前这几个时间段搞一下活动。而且准备工作也不是很充分,虽然,有的班主任用班级手册记录下活动的过程与启示。但班级手册没有成为班级活动的助推器,只是记录本而已。因此,要把班级手册真正变成“奇妙”的东西。就必须成为活动的强大动力。我经过几个月的深思熟虑,并采访了几位高手班主任,终于见证了“奇妙”的诞生!
但愿“奇妙的班级手册”能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