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校长培训的跟踪问效
时间:2016/2/25
定位指导思想:强调以学促变,激励校长、弘扬先进、体现为基层服务,达到交流经验、传递信息、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的要求。性质:把跟踪问效工作当作培训活动的重要环节,通过问效检验培训效果,促进校长转变教育观念,提高管理能力和办学水平。线索:遵循由浅入深,由单一线索到多维线索循序渐进进行。以从技能训练到理论水平的提高,进而向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方向发展为纵向线索;以教委中心工作开展落实情况、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改革进展情况、校长个人素质提高状况、培训课程内容掌握情况为横向线索,形成纵横交织的多维线索。内容:针对不同层次校长的培训,确立不同的跟踪问效内容。以更新教育观念、强化依法治教意识、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提高指挥教育教学能力、教师队伍建设能力、教育科研能力为重点。标准:为避免学校办学水平的差异对校长跟踪问效的影响,在问效标准方面注意统一要求的同时,更注重层次性,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分层次分类别进行跟踪问效活动。原则:校长自评与小组评估相结合,重在自评;平时评估与集中评估相结合,重在平时评估;业绩评估与材料评估相结合,重在业绩评估;横向比较与看纵向发展相结合,重在看纵向发展;终结评估与形成性评估相结合,重在形成性评估。
措施
1.成立跟踪问效组织机构
由教育行政部门主要领导和组织 (人事)部门人员组成跟踪问效活动管理层,通过制定有关政策,出台有关文件,形成奖惩制度,对活动进行宏观管理;由培训部门有关方面,如教师进修院校的干训部、师训部、教研部、电教部等组成跟踪问效操作层,开展具体工作。
2.制定符合实际的跟踪问效方案
针对不同层次的校长制定不同的跟踪问效方案,不搞一刀切。各类方案都要力求做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全面评估与重点突出相结合,横向比较与纵向对比相结合,增强方案的可操作性。
3.采用灵活多样的跟踪问效方法
“听、看、谈、评”。跟踪问效小组深入到校长所在学校,“听”校长自述培训后本人自身素质的提高情况以及学校工作面貌改变情况。“看”记录校长开展工作的有关档案材料和校容校貌。“谈”:召开校长、教师、家长、学生座谈会,听各方面的评价。“评”:由跟踪问效小组得出评价结论。
“课题跟踪”。根据校长在培训班中自拟的理论或实践性课题及制定的课题研究计划进行跟踪。
“整改方案”落实情况的跟踪。每位参训校长都要根据所学理论,结合本校工作实际,制定出本校整改方案。以此方案的落实情况为跟踪线索。
“补偿”性跟踪。对培训后未达到要求和新形势下需补充新知识的校长进行定位补偿性培训。
实效哈尔滨市中小学校长培训从 “九五”开始就把培训和跟踪问效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二者并举,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实践,收到了较好的培训效果。
1.促进校长培训工作理论联系实际,实现培训成果转化。
2.校长参训有了内在动力,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提高了培训效果。
3.了解校长需求,使培训更具针对性。
4.有利于发现典型、推广经验。由于经验是来自本地,事件就发生在身边,因而具有很强的说服力。通过跟踪问效达到典型引路,进行校与校之间的交流,实现优势互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5.为干部管理部门决策提供依据。由于跟踪问效是由培训部门进行的,它不同于组织部门对校长的考核,因此绝大多数校长都能以平常心态来对待,反映工作的真实情况。评价能做到比较客观和公正,可以为教育行政部门选拔任用干部、职务晋升等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