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应该做好的几件大事
时间:2016/3/1
中小学校长应该具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能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胸中有明确的办学方向和本校具体的奋斗目标,把稳“方向盘”;把全校师生员工的注意力引导到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努力实现本校的奋斗目标上来,从而保证学校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弹好“协奏曲”。
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心理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才,是领导、教师、职工集体劳动的结果。因此,中小学校长在教职工队伍的管理方面,要努力创造一个宽松的协调合作的氛围,形成合力思进的团结局面。这方面包括两项工作:一是要努力搞好领导班子建设,使领导班子一班人在工作中能合心、合力、合拍。二是要充分发挥教职工的整体功能,引导大家团结一心、目标一致、密切配合、协同作战,使全校凝聚成一种合力。
3、擂响“进军鼓”。
中小学校长要不断擂响 “进军鼓”,把学校的改革发展向前推进。在当前尤其要推动以下几项工作:
( 1)建立一个高效的内部管理体制的运行机制。
( 2)建立素质教育的教学管理思想体系,推行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
( 3)以身作则钻研教学问题和教学技巧,给教师们树立榜样。
( 4)带动全校教师由勤奋型向科研型转变;推动教育教学由常规管理向科研管理的转变。
( 5)抓教学环境和教学设备的建设。
4、蓄满“一桶水”。
面对跨世纪以高校技术革命为时代特色的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面对新时代我学科之间交叉、融合、渗透的科技发展潮流,要给学生 “一滴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因此,校长应带头蓄满“一桶水”,给教师树立榜样。其知识素养应鲜明地体现时代特色,使现代新兴科技知识、现代管理和组织能力融为一体,形成高层次的复合型的知识结构。
5、当好“勤务员”。
校长即是学校的带头人,又是群众的公仆。关心教师生活是中小学校长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校长群众观点、思想品德、政策水平和献身精神的具体体现。因此,中小学校长要花大气力、下苦功夫知难而进,以实际行动当好教师的勤务员。
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负担重,很多教师忙了 “外头”还要忙“里头”,家务事占了教师大量的休息时间和教科研时间。校长应充分利用人、财、物条件为教师服务。如办好公共食堂、洗衣房,帮助教职工解决子女入托、上幼儿园等困难。尤其要解决好教职工医疗治病,外出学习、进修等困难,切实解除教职工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