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为校长静心学习扫清障碍

时间:2016/3/10

能否解决校长的工学矛盾,将直接影响到能否顺利搞好校长的培训工作,能否确实提高校长的素质。笔者认为,在校长参加培训期间,只考虑校长的学习,而不考虑校长的工作是不现实的。因为有的工作是由校长长期经手负责的,如教学实验和科研课题的具体实施、基建项目的洽谈,等等。倘若将这些工作全盘移交他人,往往会影响工作效率。反之,只考虑校长的工作,而不考虑校长的学习,则造成本末倒置的状况,达不到提高校长素质这一培训目的。所以,解决校长工学矛盾的基本目标应该是:根据校长的实际情况,在保证培训质量的前提下,可允许他们适当兼顾学校的工作,力求做到工作和学习两不误。

从校长自身来说,应采取的对策是:第一,提高对培训意义的认识,即认识到唯有安心参加培训,才能真正学习到现代教育管理理论,才能增强自身的素质,才能有助于管理好学校,从而激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第二,提高授权的技巧,即在参加培训前能够艺术性地将原先需要自己亲自处理的事务移交给下属,让下属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

第三,平时不要事必躬亲,而要有意识地给下属锻炼的机会,使他们接手后不会影响工作效率。

第四,安排好本校校级领导分期分批参加培训的时间,防止同时有两名或两名以上校级领导参加培训。

从培训机构来说,应采取的对策是:第一,提早制订详细的培训计划及确定培训名单,做到在学期结束前发出下学期培训的通知,让参训校长对培训的目的、内容和具体的时间安排等心中有数,并有充分时间安排和移交工作。

第二,充分考虑校长的特殊情况和成人在职教育的特点,变过去实行单一的脱产培训方式为实行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如学分制、半脱产制和不脱产制。这三种培训方式,其结业论文的撰写均利用业余时间,而教育考察时间则可以与参训校长商量后确定。

第三,沿用过去的脱产制培训方式时,上课时间应灵活安排。考虑到一些校长的家距离培训机构较远,可以将周一上午的上课时间适当推迟,周五下午的下课时间适当提早,每周有半天或一天时间不安排上课,以便让校长返校处理事务;分组研讨的时间则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安排,如将住宿在培训机构的校长安排在同一个研讨小组,这样就可以将研讨时间安排在晚上。

第四,将培训班办到基层,送教上门。有的区域学校多,但学校离培训机构较远,可以将这些区域的校长集中起来办班,办班地点就设立在该区域,专职教师前往该区域授课。这样免去了许多校长的奔波之苦,减轻了培训经费负担,既有利于缓解工学矛盾,又有助于调动校长参训的积极性。

第五,校长培训出现以自学为主和缩短集中面授时间的趋势,专职教师要经常深入中小学开展调研工作,了解校长在教育改革实践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并用最短的面授时间给予解决,达到提高面授效率的目的。

第六,建立健全校长培训集中面授期间的各种管理制度,如考勤管理制度、班集体管理制度、生活管理制度和班主任管理制度等。尤其是落实好考勤管理制度,即非特殊情况不得请假,请假或缺课超过一定的天数,不得发给结业证书,从制度上最大限度地保证校长在面授时的高出勤率。

第七,要加大对校长培训工作的资金投入,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解决每位校长在培训期间所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

从教育主管部门来说,应采取的对策是:第一,在规模较小的学校设立校长助理或行政助理职务。规模较大的学校,至少有两名以上的校级领导,当一名校级领导外出培训时,可以由其他校级领导主持工作。规模较小的学校,一般只有一名校级领导,当这名校级领导外出培训时,就可以由校长助理或行政助理主持工作。设立校长助理或行政助理职务也是培养学校后备干部和减轻校长工作压力的一种富有实效的举措。

第二,减少不必要的、重复的评估检查。校长都知道自己的主要职责是抓好教学工作,都想成为学者型、科研型的校长,都想静下心来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管理理论,但不必要的、重复的评估检查往往使校长们疲于应付、分身无术。许多校长在培训期间也不得不请假去应付各种五花八门的评估检查,似乎只有校长亲临现场才是对评估检查的重视。因此,减少不必要的、重复的评估检查,不仅能保证学校教学工作有序进行,而且还能使校长在培训期间安心学习。

第三,校长在培训期间,除重大问题外,原则上不要与其发生与培训无关的工作往来,以便让校长集中精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