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随身必备的“六件工具”:
一串“钥匙”
每个教师都是一个“能量源”,每个“能量源“都有一个具有自身特点的“阀门”。
所以,优秀的校长会找到适合开启每个老师“阀门”的钥匙,会让每个成员在工作中欢快地释放自身的能量。
反之,如果管理不善,人文缺失,有些“能量源”就会处于闭锁状态。这样的状态表现就是,消极混日子,或是牢骚满腹。
另外要注意的是,校长的“钥匙”应该是“一串”,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所以没有“万能钥匙”。
一支“画笔”
校长应该是一个“画家”,不仅能给学校整体发展画出一张最美的愿景蓝图,而且也能够给每位教师画出最适合的发展画卷。
这便是愿景管理技术,是基于“动力学”的原理,基于目标管理的要素,在外力激发下,让内力与外力方向一致,让学校和教师获得最大“加速度”。
一把“改锥”
学校好比一部机器,在运行中需要随时监控机器的各部分情况,任何一个“螺丝”的“松动”,都会给这部机器造成危害。所以,校长需要经常对一些部位的“螺丝”进行紧固。
具体可以这样解释,任何一名教师、员工参加工作久了,都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甚至原本很优秀的教师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中,也出现了工作拖沓,跟不上节奏的现象。
这时,校长必须做做思想工作,这就是“紧螺丝”。
一个“放大镜”
校长拿着“放大镜”干什么?绝不是去看老师的缺点,而是用它看老师的优点。
当我们把老师的优点放大时,你会喜欢和欣赏你的老师,老师也会欣喜和感谢校长,这是会赏识老师的校长所为。当然,得到校长赏识的老师必定会心情愉悦,工作也必定会效果最佳。
需要小心的是上述的反面,一些校长总是拿着“放大镜”找老师的毛病,吹毛求疵,百般挑剔,显摆自己“厉害”的同时,打击老师的积极性,但校长也未必开心。
而且,学校整体工作氛围会因校长的工作方法受到影响,这是问题的关键。
一架“望远镜”
校长的高度和视野决定了学校的办学品质和前行方向。所以,校长手中应该有一架“望远镜”,要善于站在高处去望远。
望远关键是看什么?
首先要看的是现代教育的发展走向,因为校长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带领学校航行的“舵手”,“舵手”的基本功就是把握方向。所以,校长要用这架“望远镜”确定正确方向。
其次是“望远探路”,校长在学校发展的大方向确定之后,必须给大家找到一条最佳的行动路线,以避免多走弯路和冤枉路。当然,这便需要校长拿着“望远镜”去前瞻和远瞻。
一架“显微镜”
曾有一说,校长应该“抓大放小”。于是,有的校长便只管大事不问小事,这属于误读。因为“抓大放小”只是在诠释校长用权的问题,而不是指工作方法。
事实上,一个好校长必须做到的是“抓住大事,关注细节”,也就是“抓好两头”的管理思想和管理行为。具体说,校长抓的大事就是办学思想、学校文化、发展策略、规范管理等。
而抓小事指的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是在工作落实上必须把调研放在“神经末梢”上,必须在细微之处发现问题,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工作不出现“漂浮态”,才能以身作则,才能体现校长的务实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