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到60分的加分。因为自主招生多为名校。比如北大、清华、人大、复旦大学等等。20分到30分绝对能决定生死。可以给高考加一个双保险。有些学生平时成绩很好,可能高考的时候有些小失误,那么这20分就是最好的保险。能考上名校的学生,平时成绩都差不了多少,可能最后决定生死的就是20分到30分的加分。除了名校以外,还有一些不错的大学,比如06年的江苏的一位李同学,高考没有考好,但是因为参加了自主招生,西北工业大学给他加了20分,最后被之录取,算是有惊无险。
2、和名校来的老师直接接触。自主招生需要面试,和名校来的老师直接接触,可以让孩子提前领略到大学老师的风采,增加其考入名校的欲望,而自主招生考试也可以做为真正的高考前的一个演练,多一个实战经验。
3、时间安排妥当。自主招生一般在1月中旬2天时间内完成,对学生没有太多的影响。而20分到30分的加分确是沉甸甸的。我们建议家长收集自主招生的一些资料,节约孩子的时间。
4、最适合创新型的学生。有些学生脑袋很好,但是就是考不出高分来,而自主招生考试,要的就是学生的创新能力,考试的内容多为此类。鼓励大家创新,为此送你20分到30分。真正的体现了素质教育。
5、招生范围广:只要是高三学生都可以报名,可找学校推荐,可自己自荐。
所以说自主招生的成功不仅为考生赢得降分提档的资格,也赢得了心态上的优势。从考生来讲,一方面能拿到5分到60分不等的加分。因为自主招生多为名校,比如北大、清华、人大、复旦大学等等。5分到60分绝对能决定高考的成败,可以给高考加一个双保险。有些学生平时成绩很好,可能高考的时候有些小失误,那么这些加分就是最好的保险。能考上名校的学生,平时成绩都差不了多少,可能最后决定生死的就是5分到60分的加分;另一方面就是自主招生加分对考生心理的积极正面影响。对于一名已经取得自主招生加分资格的考生来说,自主招生考试的成功对高考将起到了一个“保驾护航”的作用。考生的紧张备考情绪或多或少会得到些放松,思想负担较少,对考试水平的发挥特别有利,比较容易考出好成绩来。所以常常出现这种情况,已经有加分的考生绝大多数高考临场发挥特别好。自主招生考试一般在1月中旬2天时间内完成,2月份上旬知道加分结果,对学生学习没有太多的影响。而5分到40分的加分却是沉甸甸的、至关重要的。因此,我建议由家长帮忙收集自主招生的一些资料以节约孩子的时间。孩子只要参加好笔试和面试就可以了。
高考录取主要依据考生的高考分数(含加分)和高考志愿,而高考分数包含高考实考分和各类加分,各类加分又包含政策性加分和一般自主招生加分。政策性加分又有少数民族加分、省市级三好生、优秀学生干部、见义勇为荣誉称号人员、奥赛获奖者等加分;一般自主招生加分又分为艺术特长生加分、体育特长生加分和自主招生等。在各类加分中,高三现阶段内相对容易实现也只有自主招生加分了,因为我们总不能为了加分,匆匆忙忙把民族更改为少数民族,重蹈考生“何川洋”覆辙吧;我们总不能为了加分,匆匆忙忙学习美声、乐器、舞蹈或赛跑吧,已经来不及了。
有一个数据跟大家分享下,在北清每年的高考录取中大约有75%的学生有各类的加分,其中有自主招生加分就占50%以上的比例;而这些各类加分在北清提档录取时能够真正发挥作用的比例仅占25%左右,绝大多数的加分只是在安排专业录取时给予一定分数的优惠。家长,如果你的孩子具有冲击北清的实力,但没有任何的政策性加分,即属于25%比例的光凭裸分实力去冲击北清的考生,您就会觉得这样报考北清风险太大、压力太大了,本来报考北清的考生中就没有几个能确保自己一定能考上。即使考生裸分已经达到北清的录取线,但在专业安排上依然不占优势。因此,针对这一类的考生我的建议是他们非常有必要参加自主招生。
马上就有家长要问了,“我的孩子成绩一般,没有冲击北清的实力,但上一般重点大学是没有问题的,且没有什么奖项,还能参加自主招生吗?”在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80所高校中,既有顶尖的名校,如北大、清华,也有只超出一本线20-30分的重点院校,家长和考生依然可以根据自己需要选择合适的院校,只要考生不抵触参加自主招生的考试。至于有无奖项也不是必须的,在跟自己同一层次的考生中有奖项的也是寥寥无几的,考生依然有很大机会通过目标院校的层层关卡而拿到加分,这样成功的案例每年都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