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社会服务的人”。
从教几十年来,我认为作为一名班主任,要以奉献精神为核心,以为人师表为宗旨,树立牢固的服务意识。 班主任就像雨露滋润着干旱的禾苗,就像蜡烛以自身的光点亮学生心中的明灯,班主任的工作既艰辛又琐碎,在授课的同时,要花很多工作之余的时间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学生,从思想上、学习上真正关心他们,在点点滴滴中诱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用赤诚的心去热爱教育事业,热爱自己的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对后进生要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工作,诲人不倦。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首先要做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要努力培养自身良好的素质,坚定师德信念,自觉地遵守师德规范。
我们都知道好班的班主任好当,而做我们五班的班主任工作压力就大多了。我在工作中最常使用的就是运用说理的方法去教育、引导学生,使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 在寄宿制学校学习的中学生,他们正是世界观形成的时期,特别需要班主任老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虽然他们从家庭和社会也学到一些做人的道理,但大多数都是零碎的、不系统的,而在学校里,我们作为班主任老师承担着培养人的责任,因此在整个班级管理中,我总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在给学生讲道理时要巧妙地把握说理内容与时机,向学生传授正确的做人道理和处世方式,从而达到教育人、培养人的目的。由浅入深的用最通俗的道理打动学生的心灵。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谨记爱是师生间交流沟通的连接点,学生犹如一艘扬帆远航的船,需要教师做一盏导航的灯,照亮他们前进的方向。因此,要把学生的工作做到心灵的深处。一定要用真诚的“爱”和严格的“要求”为基础,以爱心开启学生的心灵的窗口。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学生在学校里得到良好的教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就对学生严格要求,从一点一滴入手,因为教育无小事;爱学生就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因为欣赏将是你给学生最大的人生财富!让我们永远铭记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北大附属实验中学
中学部 王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