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言之滔滔,三省吾身——《教师成长—追溯生命轨迹》读后感

时间:2013/12/9

“岁月悠悠,往事历历,催我自新,教我自励。”喜欢这句话,在沧桑中满含鼓励,在回味中充满自省。生活是多姿的,却往往因为我们匆忙的脚步忘记了停歇休息,而充满了世俗的酸辛苦楚;事业是多彩的,也会因为我们的忽视发现,忽视自新而不再让人满含斗志。工作三载有余,自始至终告诉自己:你一定要会思考,能思考,时而思考。但偶尔还是会因为懒惰或是事物的繁杂而空缺了自己思考的空间与时间。假期有幸读了《教师成长—追述生命轨迹》,滔滔万言,让我思绪万千。于是也学《论语》中曾子“三省吾身”,并将吾感述之众人听。一省:以爱做生命的歌者,以情点燃生命激情
前言里面提到“做生命的歌者”,这让我想起一种鸟——荆棘鸟。它一生只歌唱一次,但那歌声却比世界上一切生灵的歌声都要优美动听。从她离巢的那一刻起,她就不断地在寻找荆棘树。然后,把自己的身体扎进最长、最尖的刺上。在那荒蛮的枝条之间放开歌喉……无疑,这是一首绝美动听的歌,荆棘鸟是在用生命歌唱。作为“诲人不倦”的教师又何尝不需要用生命来歌唱?当然我们不会仅仅歌唱一次,而要歌唱一生,因为我们是在为生命而歌唱。
更多的时候,我们看不清自己的教学生命。本该是“生命型的教师”,年深日久,因为缺乏自我反思的意识,缺失深度思考的习惯,成了教书匠,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的悲哀。还记得那天课上,小军很不耐烦的表情叫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下课的时候就狠狠地批评了他并且告诉他上课要认真听讲。但是,慢慢的,小军开始不写作业了。我一次又一次整治,批评,给家长打电话就是不见成效。后来,在和家长的谈话中得知:小军觉得所有的课都没有意思,枯燥无聊,不喜欢上。静下心来思考:确实自己的课程更多的时候忽视了趣味性,只是粗暴地、简单地灌输知识。几番思索之后,我为自己的课程定下一个规定,每节课必须有体现趣味的地方,或者语言或者环节设计,必须尽最大所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下来,课堂效率明显提高了,我也从中体会到教师思考的重要性。
学生的成长需要灵魂,知识的获得需要灵性。教书以来,我一直小心翼翼去呵护这份灵性,希望去启迪学生的灵魂。但时间一久,关注的东西开始功利化,自己的视野开始变窄。成绩、名次、分数……让我忽视了对学生的这份呵护,更多的时候缺乏了耐性,缺乏了更高层次的反思,缺失了自己的深度思考,更缺失了对学生的足够的爱,让自己的工作仅仅成为一种技术而非艺术。
小颖在朱国红老师的爱心之下走出自闭,经历美丽蜕变的过程给我深深的触动,让我相信:爱是关注学生学习生命,点燃学生学习激情的最佳途径。今日所幸能够在繁杂和功利中给自己思考的机会。今后,我会更多的去思考,以生为本,用爱去点燃学生的激情,做一个真正的生命的歌者,为生命而歌!
二省:以创造克服倦怠,用心灵捕捉幸福。
还记得年那个酷暑的培训,我们一行十多人认真聆听于漪的《一辈子学做人师》。于漪,一位教学多年的老教师,字里行间流露的是对于语文教学的热情和激情。这深深感动着我,让我对语文教学充满激情。三年多来,我始终告诉自己要保持这份激情,偶尔的倦怠都挺了过去。看了书中所做调查发现,教师的职业倦怠是可怕的,会毁了一个教师的教学生命,更会毁了一批学生的学习生命。
教书十年,二十年,三十年……难保不会出现职业倦怠。而克服这份倦怠最好的方法就是创造。徐治兴老师的创造作文,让我眼前一亮。自管理班级以来,也在不断实践,不断创造,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气馁。但是创造本身就是乐趣,就是动力。这不和徐老师的创造一样么?这让我又对自己充满信心。我告诉自己:继续坚持下去,微笑着走下去,创造本身就会给我快乐,帮我克服职业倦怠。在工作中创造,在创造中寻找乐趣,用这份乐趣点燃自己的激情,用自己的心灵去捕捉创造的幸福,工作的幸福,生活的幸福,相信我会做得更好。
三省: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读大学时,教授告诉我们,毕业以后,我们所学的知识,有一半以上已经过时。当时觉得危言耸听,但是工作以后才发现,何止是一半以上,几乎所有的知识,都需要重新学习。
在《观书有感》的学习中,告诉学生要努力读书,多读书,要让自己的知识之水源头常清。但是自思一下,毕业以后自己又读了多少书呢?和不少同事、同学交流都说工作以后真的是没有时间读书了。时间确实紧张了,但如果真有读书之心,又怎会丢弃书籍呢?宋朝黄庭坚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那么,不读书的教师又会成为优秀的、与时俱进的教师呢?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谛听教育的春天》……都给我的工作带来了源头活水。这本《追溯生命轨迹》又给了我醍醐灌顶的启迪,让我思考,让我进步。今后,我会去读更多的书,为了自己的教学生命长青,为了学生的学习之树常绿。
如果说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那么教师的生命便是伴着这条长河的那首畅快淋漓的生命之歌,愿你我都在这条河流里唱响这支永恒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