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时间:2013/12/13

秦皇岛第十七中学 洪树森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专业化发展越来越凸显其对教育发展的重要性。教师是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关乎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更新教师教育理念,进行反思性教学和校本研修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手段。 

一、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

理念改变行动,行动改变命运。纵观各大名校的成功之路,从洋思到永威到杜郎口,无一不是通过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实现的。由此可以看出,只有教师自觉更新教育观念,课堂才能焕发生机与活力,高效课堂才能实现。如何让教师由被动转变变为主动参与呢?

(一)建立教师成长的动力机制,让每个老师都有追求

教师成长的动力机制,可以从内部动力源和外部约束、激励制度完善两方面去努力。内部动力源包括入职评价,培养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帮助教师作好职业规划,使他们尽快尝到事业的成就感,自觉产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冲动;不断挖掘教师们身边的典范和榜样,借助这些典范榜样的现身说法、垂范引路和教师们亲验式的观察、感受、思考和对比,使教师们发自内心地体会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激发主动求变、自觉学习的心态。外部动力获得的渠道主要是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激励机制,使教师自我成长有充足的发展劲头,使教师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使不同层次的教师都得到发展。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同时,打造富有个性特色的高效课堂,使师生共同发展。

(二)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对教师进行洗脑式的培训

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亨利�福特有句名言:“任何停止学习的人都已经进入老年,无论他在20岁还是80岁;坚持学习的人则永葆青春。”

现在对教师的培训,不应只是停留在理论学习本记多少笔记的层次上,而是要采取多种形式,向密度、广度、深度的方向发展。关键是培训内容的质量要高,就是针对学校的整体教育观念,像昌黎三中那样,大容量高密度持续性地培训。清空老师旧有观念,注入新鲜的理念。务必使先进的理念深入人心,把它内化为教师的个人追求,高效课堂才能得以实现。

(三)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实现教育观念的不断升华

俗话说“闻道者百,悟道者十,践道者一。”可见知行统一是很不容易的。学校应鼓励教师将新思想新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大胆变革旧的教学模式,要善于根据不同内容、不同学情,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课堂效率。鼓励教师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不怕失败。只有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课堂教学才能做到务实高效。

二、反思性教学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打造高效的课堂的关键

叶澜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专业发展。

(一)反思性教学以探究和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在反思性教学中,教师不是机械地按照教材和教学大纲或上级的要求等按部就班地行事,而是在领会教材与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重点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教学过程更优化,取得更好的教学效益。

(二)以发现新问题,进一步激发教师的责任心,使教师在不断改进教学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

(三)反思性教学的过程就是促进教师发展的过程。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创造性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反思,那么,即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

三、校本研修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保障,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有力支撑

(一)因校制宜健全校本研修机制,夯实校本研修基础

学校要专门设立校本研修组织机构,要在学科教师中建立校本研修小组,完善校本研修的工作机制和目标考核制度,加大校本研修的奖励和处罚力度,使校本研修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

(二)务实活动,扎实推进校本研修的进程

学校组织开展校本研修要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要以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学生的实际需要和面对的具体问题和优秀的教育教学思想、理念、方法等为对象,狠抓基础性的工作。

1.教师的读书活动。教师要大量阅读思想家、教育家的著作,学校要在校长、教师中形成浓烈的读书风气。要读思结合、读用结合、读悟结合,读写结合。

2.老教师上示范课、骨干教师上优质课、青年教师上研究课、新教师上成长课要成为每学期的必做工作。要通过全体教师参加赛课,营造研修氛围,在研修中清晰打造高效课堂的脉络。

3.以活动为载体,做实日常的个人研修。学校要有计划地开展丰富的研修活动。例如:读一本教育名著,写出读书随笔;上一节公开课,写出教后反思;整理一个教育故事,写出案例评析;开展一个小课题研究,写出教育论文;研究一位名师授课,写出成长感悟等等。在随笔、反思、评析、论文、感悟中明确高效课堂的必要性,重要性,可操作性。

4.探讨课堂效率提高的方法和途径。认真研究新课程条件下高效课堂的构建,做好研究活动的总体规划、推进策略和实施措施,拟定高效课堂的评价标准。

5.提高教育科研意识,培养教育科研骨干。学校要开展教育科研专题讲座,开展教育科研课题立项论证,建立适合校本的各级科研课题,对优秀教师进行重点指导,帮助他们加工教学模式、提炼教学经验,促进学科带头人的成长。

(三)实施教科研相结合的研修形式,以研修促教

学校应该围绕国家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重点落实新课改、聚焦新课堂、提升教育质量,实行教科研相结合的研修形式。校本研修应该及时总结、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使研修活动课题化、系列化,营造良好的校本研修氛围,构建资源共享平台,通过研修促教师发展、促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总之,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项面向未来的工作,从一定意义讲,教师专业化实际上是一种学校文化,是落实新课程理念和培育学生全面发展的一块坚实的基石。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还有很多问题和困惑需要我们去用心思考与探索。所以我们一定要从校情、师情、生情的实际出发去落实和提高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精心打造务实高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 熊川武著.反思性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2] 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1).

[3] 胡志坚.专业特征和专业标准的研究与教师专业化.师资培训研究,2003(1).

[4] 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编.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