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广大教师的作用。教师的好坏取决于教师管理工作的好坏。教师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教师管理有其特殊性。教师是脑力劳动者,工作复杂而艰巨,需要发挥创造性。
要建设一支数量适中、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业配套、能适应现代教学和科研的教师队伍,学校管理者对教师管理的关键在于对其选拔、任用、培养和考评。
1.教师的选拔。
做好教师的选拔工作是确保教师质量的前提,因此,学校要从以下三方面对教师的选拔进行控制。
资格控制。建立并严格执行教师资格证制度。我国教师法规定,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教师资格是一个人成为教师的起码条件,没有教师资格证是没有做教师的资格的。学校在选任教师时不能放松教师资格控制标准,严格执行相关法律规定,做到有法必依。
录用控制。录用教师一般采用公开招聘的方法进行。教师公开招聘已经成为学校录用教师的主要方式。对教师的录用控制,主要体现在教师录用过程要做到信息公开、程序公正。在公开、公正的前提下,才能保证招聘考试的权威性以及选聘人员的有效性。
2.教师的任用。
教师的任用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把合适的人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作用。
因事择人。学校的教育教学岗位是有一定的规定和限度的,为了提高学校的办学效能,教师的工作安排必须做到按需设岗,因事择人。
扬长避短。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学校在给教师安排工作时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把他们安排在最能发挥其擅长的岗位上。
新老搭配。一般说来,年轻教师缺乏实际教学经验,他们需要在实践中锻炼成长。这就需要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的作用,实践证明此举行之有效。
立足全局。安排教师工作要从学校的全局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抓好当前教学工作的同时,也要考虑教师的发展前景,激励他们勇于超越自我,尤其要给年轻教师锻炼的机会,这样,教师的队伍才会后继有人,永葆生机和活力。
3.教师的培养。
教师的培养是一项重大工程,具有长期性和系统性。教师的培养工作要首先明确目标,把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作为教师培训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制定在职教师培养与提高的长远规划和短期目标;其次是建立健全教师的各种学习和进修制度,使教师培训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4. 教师的考评
教师的考核与评价是学校教师管理的一项经常性工作。科学、客观、公正地考评教师的工作,一方面有助于管理者了解教师,合理使用和晋升教师;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教师清醒认识自己,更好地改进、提升自己。教师考评的内容,一般分为思想政治、业务能力和工作业绩考评。
教师的考评正确做法有:第一,坚持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以平时考核为主;第二,坚持领导考评、群众考评和自我考评相结合,使考评主体多元化;第三,坚持定性考评和定量考评相结合,力求考评结果全面、客观、公正;第四,坚持考评与奖惩相结合,发挥考评的激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