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校领导班子内部合作的浅见
时间:2016/3/29
一、合作的前提——摆正位置。
摆正位置,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静态的,划清责任,明确自己是干什么的。好像从网上下载什么东西,要知道是什么插件。
二是动态的,做好工作的方法,就是怎样干。好像从网上下载东西的路径,行动的轨迹。
如果把学校领导班子比喻成太阳系,那么班子成员就是行星和恒星,各有各的位置和它的运行轨道,不能乱套。乱套就会相撞,相撞就会失去平衡。
如果把学校领导班子比喻成一部机器,那么班子成员就是这部机器上的零件和部件,各有各的作用和它的运行路线,要相互支持与配合。
再举一个例子,学校迎接上级检查,领导班子成员各有各的站位与行进路线,不能乱坐也不能乱走。
二、合作的关键——站稳立场。
站稳立场,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决策立场。
有些事不能说的算,应该由上司决定。一定要记住少说话,说该说的话。如有的学校业务校长私自做主,把市级骨干教师决定了。既没有让一把校长知道,也没有通过领导班子会议同意,这是不对的。人们常说的:献策不决策。
有些事不能说的不算,应该由自己决定。如想听一节课,听谁的呢?这件事业务校长就决定了,不用请示一把校长了。人们常说的:到位不越位。
二是工作立场。
不能“抢活”,遇到有名有利的事,遇到好事不能抢着干。如评先选优,这是好活于是抢着干。要知道“过犹不及”的道理。
不能“推活”,把自己应该干的却不愿意干的活,推给别人干或自己不干。如查岗这项工作,难度较大,涉及到具体教师,作为业务干部不能推诿,这是本职工作。在工作中,“偷工减料”、“数量缩水”、“质量打折”等现象,肯定会影响到合作效果的。
三、合作的保障——健全规则。
健全规则,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合作前的规则。
建立岗位责任制。设置每个岗位要明确岗位职责,清楚自己的工作范围与内容。
建立目标责任制。在明确岗位责任的基础上,还要知道把活干到什么程度,即标准与目标。如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
岗位责任是目标责任的基础;目标责任是岗位责任的升华。
二是合作后的规则。
制定评估办法。有人说过:没法评价的事情,就没法控制。
制定奖惩措施。即与工作评价结果挂钩的奖惩办法。没有奖惩就没有合作的保障。
评估是奖惩的手段;奖惩是评估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