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民主理念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时间:2016/3/30
“民主”一词的东西方不同解释——
西方解释:
民主一词源于希腊字"demos",意为人民。其定义为: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中文解释:
一种社会状态,其特点是:人民有参与国事或对国事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
民之主宰者。
《书•多方》:“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 。”《左传•文公十七年》:“ 齐君之语偷。 臧文仲有言曰:‘民主偷必死。’”《文选•班固<典引>》:“肇命民主,五德初始。” 蔡邕 注:“民主,天子也。”《资治通鉴•晋惠帝太安二年》:“ 昌遂据江夏 ,造妖言云:‘当有圣人出为民主。’”
但我个人认为:民主不但是国体或政体,是可操作的模式或方式,而且是更是一种思想、一种观念,更是精神领域的宝贵财富。
“民主”作为一种理念:则包括两点含义——参与管理(在行动上);发表意见(在思想上)。
据我所知,魏书生是第一个将“民主”理念引进学校管理领域的——
魏书生老师所提倡的民主,是指群众(指教师)才是真正的主人。
1、服务意识。
就学校而言,教师才是主人。校长应该全心全意为全校师生员工服务。当校长的,树立给大家服务的思想。
邓小平讲,管理就是服务。
魏书生认为,只有有权人给权力小或没有权力的人服务,才是真民主,否则,你的民主就不纯。
服务就是找准自己的位置,既不缺位,也不越位。高高兴兴做自己能做的事,尽自己能尽的责任。他强调“把自己说了算的事情做好,不要总去议论那些自己说了不算的”。
魏书生多次在领导班子会和教职工会上反复强调:“多工作,少得利,勤服务,无亲疏.”
2、思想民主。(领导是仆人,教师是主人)。魏书生老师认为,一个单位、一个集体,不应该完全是一把手说了算,而应该是大家说了算。校长必须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身份,自己并不是主人,而是仆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全校师生员工服务的。学校被管理者,在接受管理者服务的同时,必须认识到自己是主人,应该行使主人的权利,尽主人的职责,想主人所想,干主人所干,为学校发展尽心尽力。
3、决策民主。(协商、讨论).魏书生老师的学校管理采取民主决策的方式。
学校管理中的决策过程,要多商量。
魏书生认为:校长是为别人服务的,是给老师,给学生当助手的,这就决定了他的决策过程,要建立在协商基础上。
魏书生总是说自己是半路出家,不会教书,但他却是一个教书挺省事、管理挺省劲、事业挺成功的人。重要的“法宝”——“商量”。做为一种方法,但它的实质,的确是民主的最好体现。
4、监督反馈民主。魏书生老师的各项管理都采取民主监督的方式。
《盘锦市实验中学教师量化考核方案》的制订与修改。在学校管理中,体现了民主监督与反馈。
5、互助的人际关系。
民主就是建立互助的校长和老师的关系。
如何建立一种人与人互助的关系(人字的结构,有长有短,相互支撑)。魏书生提倡,领导走到哪里都是想给别人帮点什么忙,不算计人。
魏书生讲:多互助,少互斗。
6、魏书生所说的民主:
如果用一句通俗的话说民主的话,可不可以这样说:
在一定范围内(当局长就是本地区,当校长就是本校,当班主任就是本班),大家的事大家说了算。办法就是通过协商和讨论的办法,把大家说了算的事情,通过一定程序,用条文的形式固定下来。以保证大家说了算的事真正让大家说了算。内容体现了民主,形式表现为法制。
 
民主理念,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十大方面:
   1、充满爱心的学校管理
   爱,是教育的底色;同样是学校管理的底色。
   校长要关心教师生活的温饱、工作的状态。教师生病,校长要慰问;教师遇到困难,校长要帮助解决;教师工作不顺心,校长要排解等。
   2、尊重个性的学校管理
   每位教师都各有所长,校长善于利用每位教师的优势。
   校长要把教师看成活生生的人,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而不是会工作的工具,不能要求千篇一律、统一规格、统一模式。
   人是千姿百态的。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人也是如此。
   组织能力强的教师与业务能力强的教师,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追求自由的学校管理
   教师由工作的权利,也有休息的权利,也有娱乐的权利。校长在管理中,要劳逸结合,要张弛有度。
校长可以安排一些娱乐活动,如球赛、长跑等。给教师以自由空间,让教师自由呼吸。
提倡主流文化的同时,允许多元文化的并存。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形成学术自由的氛围。
   4、体现平等的学校管理
   校长是职业,而不是职务。校长与教师只是分工的不同,地位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校长应该走下主席台同老师坐在一条凳子上沟通。
   校长要放下架子,走到教师中间,倾听教师的声音。
   5、关注法制的学校管理
   丘吉尔说过:民主,是规则中的行为。
   学校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要由无情变有情,变刚性为柔性。无论是制度本身还是制度执行,都要有人情味。而且还要与时俱进,因地制宜。
  6、提倡宽容的学校管理
  宽容,是美德。校长要宽容、原谅有过错的教师。人是不能不犯错误的。知错就改就是好同志。
   专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宽容、民主,是时代进步的最强音,是未来社会的主旋律。
   7、讲究妥协的学校管理
   合作,就意味着妥协。下属或老师说的对,校长就不要坚持了。妥协,是对真理的尊重,并不丢人。刚愎自用,是要不得的。
8、激发创新的学校管理
管理充满乐趣,不至于倦怠,办法就有两个:一是在管理中,校长既不重复自己也不重复别人;二是深入到教师中间,校长不能忘记自己曾经是教师,或者说校长不能忘记自己现在就是教师。
创新,就是发展。社会发展、经济腾飞、政治进步,这是历史前进的车轮。学校也是如此,学校管理也是如此。
相对薄弱的学校,要以创新摆脱落后。要不等不靠,眼睛向内,不发牢骚,想自己能做到的事。发挥自身优势,寻找特色,摆脱薄弱。
名校,更要创新,更要发展。停步就等于落后。谋求发展的新空间。中国有名校倒闭的先例,希望引起校长的高度重视。
9、协商决策的学校管理
遇事要多商量。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在充分酝酿协商的基础上,决策正确性往往很高。一个人犯错误的概率往往高于一个团队犯错误得概率。
教师在发表看法的同时,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落实决策时,教师有行动的自觉性、执行的主动性。
10、教师参与的学校管理
教师是学校的主人。让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强化教师的主人翁意识。
教代会,值周等形式,都是十分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