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新老交替,有的是学校副校长提拔接任,有的是外校相关人员竞聘,还有的是教育行政部门委派,等等。但不论哪种形式,校长更替都会对学校的各方面产生影响。因此,新老校长交替,首先要做到平稳过渡,老校长要把“接力棒”稳妥地交到新校长手上,新校长要在接棒区稳妥地拿好“接力棒”,尽快与原有的发展步骤接轨,不至于使学校的发展失去动力。
在交接期,新校长要诚心诚意地主动向老校长请教,了解学校的基本情况:一要了解学校目前的办学规模、机构设置、人员安置、设施使用、资产财务等基本情况,使自己对学校的总体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二要了解学校的管理制度,因为制度是在学校发展的历程中逐步形成的共识,也是学校管理的根本,是新校长的执政之基;三要了解学校的人事关系,特别是对现有领导班子成员的职务范围、业务能力、性格作风、人际关系等都要有较为深度的认识,因为领导班子团结与否对新校长开展工作、学校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四要了解学校管理链条中比较敏感的问题,以免在工作中产生不必要的误会与矛盾。
除了要向老校长请教外,新校长上任后,还要主动与班子成员、教师、员工、学生、家长谈心交流,进一步深入了解情况,加强沟通。对于学校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管理制度,新校长不要轻易改动;对于能够基本胜任任职岗位的班子成员、部门负责人不要轻易变动;对于学校教师中的中坚力量要勤于鼓励;对于教职员工的工作与生活要充满关心,对于处于困境中的师生要主动给予帮助。这样,既可以赢得师生的尊重,也可以确保学校大局的稳定。只有做到平稳过渡,才能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每一位校长,特别是名校的校长,在学校发展与学校管理中,处处都留有他的思想印迹。作为新校长,即便自己的能力再强,也要虚心学习,因为他所面对的这所学校,之所以能成为名校的因素很多,为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新校长必须要继承学校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优秀传统,深刻领会老校长优秀的管理思想与管理方法。因此,新校长要充分尊重过去,内化、吸收先进的经验,在自己的管理起点上总结出过去的优势,让这些优势融入到自己的管理理念中去,并在今后的办学过程中发扬光大。
当然,新校长不是老校长的翻版,由于阅历的不同,对于老校长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新校长也要有选择地吸收。新校长要认真进行分析、梳理,摒弃已经不合时宜的做法,对于老校长的处事风格也要结合自己的特点有所变通。在经过平稳过渡期后,新校长有了一定的适应能力,把握大局的本领得到了提高,干起工作来也就更加心中有底。这时,就应该为学校下一步的发展谋划了:
首先,要进一步打造教师队伍。新校长要为每位教师的发展搭建平台,帮助教师规划职业生涯,努力成为教师成长的引领者、促进者。在这个过程中,新校长的积极进取,不仅可以让教师能够尽快接纳自己,还可以在其中不断渗透自己的管理理念,不断丰富自己的办学思想,让学校的发展更加有活力。
其次,要为学校树立新的发展目标。学校特别是名校,是在经历了一个个台阶之后才成为名校的,名校要保持住自己的光环,就必须不断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因此,新校长要集中班子及全体师生的智慧,为学校的发展树立新的目标。
再其次,要完善、改进各项管理制度。好的管理制度是在充分尊重群体意愿的基础上制订出来的,它是学校发展的保障。作为新校长,首先要带头严格遵守各项制度,在处理学校事务中,不断把柔性的管理手段,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升华为人性化的制度,使学校的管理制度更加完善,促使学校更好地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