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中小学校长如何开展听评课活动

时间:2016/4/7

摘要:时下,有的校长重管轻理,很少甚至从不深入课堂听评课,教学管理“牧羊式”、粗放化,高高在上导致心浮气躁。有的校长则因听评课走入误区,不得要领,听课无目的、无计划、无重点,随心所欲地搞突然袭击式的“推门听课”,“眼中无人”地搞评课“一言堂”,伤害了教师的自尊。这些都不利于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开展,更无益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校长听评课要选视角定方向——做引路人;采取合适的方式、方法——做明白人;措施跟进、解决问题——做懂行人。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有经验的校长,他所注意和关心的中心问题就是课堂教学……经验使我深信,听课和分析课——这是校长最重要的工作,经常听课的校长才真正了解学校的情况。”的确如此,听评课应是校长最重要的“分内之事”。校长只有深入课堂,才能沉潜静气,了解教学现状,掌控教学质量;才能走近师生,了解教师状况,引领师生成长;才能贴近学生,了解实情,把握教育方向;才能观察班级管理,了解空间状态,洞察管理细节,弥补管理漏洞。
时下,有的校长官僚主义思想严重,重管轻理,很少甚至从不深入课堂,教学管理“牧羊式”,粗放化,高高在上导致心浮气躁。有的校长则因听评课走入误区,不得要领,听课无目的、无计划、无重点,随心所欲地搞突然袭击式的“推门听课”,“眼中无人”地搞评课“一言堂”,伤害了教师的自尊。这些都不利于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开展,更无益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故,探讨校长听评课的方式、方法及价值,对帮助校长走出听评课的误区大有裨益。
 
一、选视角、定方向——做引路人
 
有人说,一个好校长造就一所好学校。的确如此,学校发展靠办学质量,办学质量的提升靠优质的师资,优质师资的培养靠校长的引领。校长就是学校的引路人,引领教师拼搏进取,勇攀高峰,走可持续发展的专业成长之路。故,校长听评课要做到方向明、目标清,有的放矢。

1.1 价值取向遵循科学性原则
校长听评课有别于教研员和学科教师的听评课,校长应具备全局观念,着眼于学校的全面发展,包括师资水平建设、学生素质提高、教学隐形问题研究与学校管理制度规范性等方面。校长既要关注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指向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建设,又要关注个体教师的教学细节问题、教师群体专业发展中的共性问题和师资队伍建设的规律性问题。此外,校长听评课还要关注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思想境界和行为规范性及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行为、思想道德、学习习惯养成、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状况,为调整办学的思路和方向积累素材。通过“课堂观察”,校长要透视学校教育教学全局。以人为本,着眼于师生和学校的全面发展才是校长听评课应有的观察角度和科学的价值取向。

1.2 观察视野遵循广阔性原则
鉴于校长角色的特殊性,校长听评课要突破学科界限,以更宽广的视角去观察课堂。首先,校长坚持全面观察的立场。除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外,校长还要从教师的工作态度、职业情感、精神生活等多角度探寻课堂问题出现的归因,并给教师提供多方面的指导建议。其次,校长要坚持一般教学论的观察视角。对非本专业的课堂教学,校长应从一般教学论而不是学科教学法层面去观察,提出课堂教学重构的建议,要力求规范而专业,规避行外话,否则就会影响教师的情绪,甚至降低校长个人的威信。校长听评课尽量做到“内行看门道”,否则,就应该抱着学习者的态度,中肯而准确地做适当评价,切忌不懂装懂,“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即使作为外行“看热闹”,也要做到能看、会看、看懂、看清。

1.3 角色定位遵循准确性原则
校长应该站在调研者和发现者的角度进行听评课。调研课堂教学现状,发现教学教研问题才是校长听评课的价值所在。调研的目的是为了发现该肯定和该发扬的先进典型、该改进和该批判的反面素材。校长对优秀的课例要学习,更要赏识激励和推广,对问题多的课要指导,甚至示范性辅导;对教师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应及时帮助解决,做教师的指导者和援助者。实践证明,在一个团队里有效工作,教师们需要许多资源和大量培训。校长要成为一个资源的供应者,要给他们提供购买材料的资金,制订培训计划。校长听评课要以引领为主,把好课改方向的舵;要以调查研究为主,解决实际问题;要以“品”课为主,赏识和激励教师和学生。好课不是“评”出来的,而是“品”出来的。作为校长,若能学会以欣赏的眼光、研究的心态和负责的态度,坚持去品悟不同类型、不同科目、不同阶段和不同教师的课,就能独具慧眼地变被动“评课”为主动“品课”,就能让听课充满艺术味。故,校长在听课时,要留心观察和收集不同教师在课堂上展示的各种“绝活”,用心捕捉和品悟不同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的独具匠心的“亮点”和创意,细心揣摩和总结不同教师的教学个性与风格,聚众人之精华,提“品课”之水平,以利于指导教学。
 
二、采取合适的方式、方法——做明白人
 
校长听评课要避免盲目性,提高针对性,才有说服力。故,采取合适的方式、方法,做个明白人尤为重要。校长要做个听评课方面的行家里手,务必提前做好一定的准备工作。

2.1 听评课形式要有目的性
校长听课可以采取全面听、整体听、重点听等多种形式,但无论何种形式,都应为听课目的服务,都应该注意点面结合问题,做到固定与流动结合、预约与随机结合,力争听最少的课,了解最多的信息,充分起到最佳的督促、指导及研究作用。主要有三种性质的听课评课形式:第一,常规督促性听课。如为了督促教师抓好平时的教学,校长最好采用预约听课与随机听课相结合、全面听与重点听(通常采用流动走听的形式)相结合的办法。第二,指导性听课。校长应该是业务的行家,为了带好自己的徒弟,加快培养青年教师,则可以采取跟踪听课与会诊听课相结合的方式,引导教师快速入门,寻门问道。第三,课题研究性听课。如为了加强对某种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校长则适合采用对比性听课与专题性听课相结合的方式。第四,专题调研性听课。如围绕生态课堂的研究专题,校长可开展调研、摸清实施过程中的困难、现状,探究克服困难、改变现状的策略等等。形式多种多样,万法归真,校长听课的目的是为管理服务,为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服务,为促进师生发展服务。校长听评课应达到一定的量,但不是毫无策略、漫无边际,要根据实际需要采取有效的行动方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前期准备、后期总结工作
在听评课之前,校长必须准备好“三读二研一反思”。“三读”即读教材和评课标准,读教师,读学生;“二研”即研究课堂存在的共性问题、突出问题,研究促进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关键问题、根本问题;“一反思”即反思学校教学研究与管理中的策略问题、方向问题。在此基础上开展评课议课,校长才有真正的发言权,评课才有说服力。
读教材,主要是针对本课内容,基本了解本课内容以及它在全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读评价标准,有利于评课有依据、有标尺,不至于漫无边际;读教师,指从教师成长的一般规律出发,结合其上课具体表现,对他的发展水平、工作态度、个性特点等有初步的了解;读学生,就是研究课堂上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或个别特殊学生的问题,诸如全班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精神、学习风气、学习效果等,个别学生在书写、朗读、习作上的突出问题等。当然,校长读学生与任课教师读自己的学生有所区别,它有赖于任课教师又不完全是,既要与任课教师一同研究观察,又要总揽全局,从全校学生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然后商讨有效对策。研究课堂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共性问题,有利于面向全体教师进行反馈矫正;研究制约或阻碍教师发展的突出问题、根本问题,可以以典型案例进行解剖分析,利于帮助教师迷途知返,利于学校调整思路。反思,指的是反思学校校本研究与管理是否有利于促进师生素质的发展,方向和策略是否正确,措施是否扎实有效,如何改进和调整使其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三读”是为了更好地听课,“二研”和“一反思”是为了更好地评课,它们之间环环相扣,是不可偏废的一个整体。读懂教材、读懂标准、读懂教师、读懂学生都是为了更好地研究课堂、研究教师、研究学生,探求贴近学校实际促进师生整体发展的正确方向和有效策略。
后期的总结评价应该及时到位,遵循以下几条原则:真实性原则,不添油加醋,不夸大事实,一切用事实说话,让教师心服口服;激励性原则,不管课上得如何,始终以鼓励和激励为主、肯定成绩为主、表扬赏识为主,眼中有“人”,呵护教师的自尊心,保护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一腔热情;商榷性原则,在肯定优点的同时要指出值得商榷的地方,以商量的口吻说话,进行必要的引导、点拨、启发,让教师从中得到启迪和醒悟,做到对“课”而不对“人”;因人而异的原则,即面对什么样的教师说什么样的话,在把握基本准则的情况下,评课的标准、评课的态度、评点的方式方法因人而异,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量体裁衣,对症下药,因课施“评”、因人施“导”,让教师的个性得到真正的张扬。
 
三、措施跟进、解决问题——做懂行人
 
“没有水平的校长抓门房,有水平的校长抓课堂。”校长只有经常深入教学一线,走进课堂,听课评课,才能了解课堂教学的现状、掌握第一手材料,避免浮夸风、瞎指挥,给予教师正确的指导和帮助。

3.1 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校长听评课的关键点
校长办学的关键点在于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避免问题扩大化。亲临教学一线,做一名教育教学的观察者是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的最有力的措施保障。坐在办公室内听“汇报”的校长不是一名好校长,至少不是一名负责的校长。
年初刚开学,王卫东校长到高一五班听数学课,这节课很精彩,教师讲授条分缕析,问题导学层层递进,小组合作热情高涨,课堂检测达成度高。但是,王校长发现数学教师在画圆的时候,没有圆规可依,徒手画出的圆呈不规则状。课后,王校长找级部主任、数学备课组长了解到,学校购买的教具不结实,并且多年没有更换,致使一些数学教具年久损坏严重。经过研究,王校长当机立断,调整学校购买配备教具的制度,全校统计教具损坏情况,及时为数学、物理、化学教师配备相应的教具,并为英语教师更换录音机,为地理、历史教师补充教学挂图等。记得一个冬季的下午第三节,王校长在高二九班听课,下午4:30教室内的光线特别暗淡,影响了听课效果。于是,他立即决定冬季下午教室送电时间提前半小时,并安排后勤人员全面检修所有教室内的灯管,保证下午第三节课和晚自习的学习质量。
校长听评课,还能发现课程表的执行情况,教室线路的安全问题,多媒体的维护管理问题,班级卫生状况如何,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要求是否到位,学生的学习习惯怎样等等。

3.2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校长听评课的立足点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课堂是教学的关键。教与学、讲与练、主导与主体、学知识与学做人、学知识与提高能力、全面要求与因材施教等教育教学活动都离不开课堂这一主渠道。如何组织课堂教学结构,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决定了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听评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是改进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曾经有家长反映,我校某生物教师授课水平有限,不被学生认可,要求学校调换。王校长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去听课,发现该教师在课堂上以讲为主,与学生的交流特别少,不太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而且,该教师是刚从初中调入我校,对高中教材不熟悉,但该教师工作态度较好,积极性很高。课后,我们与该教师交流听课感受,先谈优点,然后再指出不足,最后提出建议;第三天,王校长和教科室主任继续听课,课后照例和教师交换意见,提出教师要想获得学生的认可,先从全面把握教材知识、精心批改学生的作业做起,或在作业上用心写出批语,或者对学生的作业面批,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老师对他的那份关爱;第四天,我们继续听课,课后进一步提出如下建议:简单的题目放手让学生讲,稍难一点的题目先让学生自己思考、小组合作解决,在此基础上再让有能力的同学去分析,最后师生共同梳理思路和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做题提高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并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和鼓励,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半个月以后,家长再次反映,学生们已经接受了这位教师,学校不需要再做调整。现在,该生物教师已经多次送高三毕业班,成长为骨干教师,并于2014年被评为泰山名师。
由于我们听评课的出发点就是帮助教师尽快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所以大家都乐于让我们去听评课。

3.3 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指导水平——校长听评课的增值点
听评课是校长管理教学工作的基本功。听课是校长的任务,评课则体现出校长指导教学的能力和水平。要想评好一节课,校长一定要做到听课前有准备,听课时切忌边听课边做其他工作,切忌与旁边的人窃窃私语、小声议论,切忌不做记录,切忌听课迟到、课中离场或通知某教师听课而临时不去。
在听评课的过程中,校长要逐渐形成自己的好课标准,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设计合理;预设和生成处理得当;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学本理念”;教学目标达成高效;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课堂管理和教与学相得益彰等。同时,校长要逐渐形成自己的评课风格,一定要从三个方面作出自己的分析,一是总体评价,二是课堂亮点与特色,三是教学建议。如果赶上特别满意的课,还应写出2500字以上的心得体会,打印出来与教师交流,或发表在学校网站上与大家分享,或把教师的教学实录和评课感悟投向专业杂志发表,一定会受到教师的欢迎。
校长坚持听评课,裨益良多。建议各位校长,无论学校工作多么繁忙,每天都要挤时间听1~2节课,长此以往,深入课堂教学一线,让学校管理点面兼顾、无缝对接;让学校管理不仅有着眼点、着力点,更有落脚点、制胜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