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学校治理的不断推进,内部管理问题已经凸显出来。例如,机械借鉴或照搬企业管理,忽视教育过程与生产过程、教师劳动与工人劳动、教育成果与工业产品的区别;过于强调制度管理,刚性有余,弹性不足,把教师当成了执行命令的工具,缺乏对教师劳动的尊重与理解,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过于强调教师的付出与奉献,忽视了对他们切身利益的维护与工作条件的改善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在各级各类学校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亟待研究和改革创新。
上述学校内部管理弊端的焦点在于重视科层取向而忽视了人文管理。科层取向虽然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但从现代学校治理的角度看,是完全不能适应学校工作新形势的。用人文精神管理学校,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理念已经大势所趋。人文管理是一种具有新时代特色的鲜活的管理模式,其总体特征是:强调学校领导和教师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中都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有尊重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注重教育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尊重学生的需要,最终才能实施教学任务。学校领导除了尊重学生外还必须尊重教师,这与人文管理相辅相成。要努力满足教师心理需要,注重教师的情感因素,运用激励理论调动教师积极性。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之义:人心所向,上下团结一致。“人和”可以说是自古以来的“人文管理”理念,也是历来战争取胜的关键。学校实施人文管理,务必努力构建一个互相尊重、互相关心、情感和谐、团结一致的领导团队,这也是教师精神动力的重要保证。学校领导必须以人为本,廉洁自律,强化服务。一个个性修养差,业务水平低,自私固执,心胸狭窄,缺少同情心、怜悯心,官味十足,又缺乏任劳任怨精神的人,无论如何都不适合当学校领导。学校领导不能因钱财失去人格形象。针对教师的各种情况,学校领导必须既讲究原则性,又要有关心爱护之情;不仅要在工作上大力支持,而且要在生活上关心体贴,特别是当教师遇到意外情况时一定要尽力帮助。在多数时候和场合,一句温暖的话往往胜过振振有词的号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