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校长必须具有这3种能力才能称得上是好校长

时间:2016/4/26

怎么样的校长才算是一位好校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育局长眼中的好校长,很可能是能解决各种问题的,教师眼中的好校长,也许是能关心体贴的,社会和家长眼中的好校长,或许就是升学率的标准。

从当前教育改革的发展态势着眼,我个人认为,除了我们通常任命干部的基本要求之外,校长尤其需要有如下三方面能力。这种要求,不拘泥于校长现实的表现,而是看重他们未来迎接挑战、促进学校发展的可能性。

判断能力

习惯于从经验出发的思维品质,是一种农业社会人群的本能。传承是需要的,但今天我们所面临的一切变革,绝大多数已经无法从现成经验中找到答案,不可能理解了、懂了、想明白了才去做,创新已经要求我们突破历史的束缚,边做边懂,或许做成了还没有懂。而从现实的利益出发,那是纯粹的功利主义,今天谁也无法证明目前的利或许就是明天的祸害。因此一个勇于创新的校长,必然是把目光聚焦在未来的审时度势上,这就需要有一种敏锐的判断能力,能根据将来可能出现的多种变化作今天行为的选择,在混沌的利益得失中做最佳的价值判断。校长的眼光必须超过前人,超过局长,超越学校,校长的判断能力将成为学校兴旺发达的首要品质。

决断能力

判断以后,就是一种决断。今天学校面临许多改革发展的难题,前思后想,疑而不决,只能是贻误战机。决断不是武断,在充分的民主以后,必须集中,考验的就是校长的拍板,校长的责任性,校长敢于担待错误的勇气。有决断能力的校长,才能做成大事情,上海至今难于涌现期望中的名校长,关键在于利益模糊了校长的判断,唯书、唯上妨碍了校长做大事的决断。决断是真正的校长“突出重围”。

协调能力

判断和决断,可能与校长个人品行中的“英雄主义”相关,而协调能力则是校长“群众路线”的体现,两者都不能偏废。现实中的学校,不是孤立的脱离社会的学校,需要与社会的协调;学校也不是校长一个人的学校,要校长主动去协调各种关系,解决各种复杂关系中的症结。所以传统意义上要求校长的组织能力,其核心可能已经演变为协调能力。在整个协调过程中,校长的人格魅力、处理事务的艺术修养,做事的精确性,思考的周密性等将得到最大程度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