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校以来,特别是恢复高考制度以后,理科一直是我校的传统优势学科。最初是数学刘斏斋、李德福、王廷河、闫兴业、吴养普、郭宪刚、杜寿贤、金桂顺、高树奎、张继安、李凤梅等一大批教师为代表的数学老师,将二中的数学教学工作提升到了一个高度,并延续至今。今年高三一模考试,我校的数学成绩位列全聊城市第六名,超过了许多县市的一中,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是以邢阿娜为组长的高三数学备课组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历届数学组优秀传承的结果,值得全校学习。
随后的物理学科异军突出,以徐金炬、侯继温、宋占梅、徐中常、张鹏芳、季家林等教师为代表的物理组,在多次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使物理学科成了二中的优势学科。后来是化学组、特别是部分青年教师加入化学组后,近十几年的化学成绩也独领风骚。生物组在度过一段教师队伍青黄不接的时期后,生物组及化学组发明的小作业、小学案、小练习教学方法,成效显著,也取得了优异成绩。
通观几十年来二中的理科教学,取胜的法宝有三: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有一流的敬业精神,有科学的教学方法。多年来积累的一些优秀做法必须坚持:1.教师的充分学习。教师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有些老教师虽然只有高中学历,但是边教边学,不断加强学历进修,提高业务水平,最后也能很好地胜任高三的教学并取得优异成绩。2.以化学、生物组为代表的小学案、小作业、小练习把大块的内容化整为零,减小学生学习的压力,放低学习难度及台阶,积小胜为大胜,是值得推广的好方法。3.以物理、数学组为代表的通过大容量、快节奏地强化练习,在高三复习特别是后期学习阶段的效果是很明显的。4.在知识难度上永远引领学生一个层次,让学生跳一跳摘取果实,而不是低一下头去摘果实。其最终效果要好的多。5.足量的一定频度的作业及训练,全批全改,重点学生面批面改,是很有效的做法。6.针对学科难点或综合问题开展学科讲座或学科竞赛活动也是很有效的做法。7.以例题为引导,以老师演练为示范,教师领着学生学,特别是疑难问题,是很好的方法。 8.及时加强学生本学科思维方法的总结及提炼,让学生较早地树立起本学科思维的思想也是十分必要的。9.超前的、精细的计划是使教学过程有条不紊的最好方法。从学科年度计划、学期计划到单元教学计划及周课时计划都应详细制定并告知学生。
理科教学中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根据教师自身的实际、教材的实际、学生的实际,教学内容的实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选择适合教师本人的教学方式,适合学生实际的学习方式,适合知识内容实际的练习或训练方式,不搞形式主义,是教学过程中最应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换句话说,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地进行教学。
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学生所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结合所学知识的难易程度,从学生的年龄实际出发,把知识内容设计成几个梯次,渐进式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容易接受。这里的序,当包括知识内容的先后顺序之序;知识能力难易次序之序;学生接受能力不断递升之序;年级层次不断上升之序等。这里的进,应当是适时的、适度的、适量的进,不是盲目的冒进。对学生中表现出的一些疑难问题应采取反复练习、反复强化的方式去解决,不达目标不罢休。
理论联系实际,学用结合的原则:学是为了用。我们让学生学习的内容一是要是他们生活中有用的知识;二是要在生活的应用中让他们学,再就是学的东西一定让他们在应用中巩固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把深奥的理论知识同丰满的生活现实相结合,让知识嫁接上生命的气息。在学用结合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爱好和能力,像苏霍姆林斯基所倡导的那样:“不要重复别人的思想,而是创造自己的思想。”
在学生解题的方法上要注意一题多解、一题多用、变式训练的方法。
直观性原则:把复杂的教学内容、抽象的思维过程通过模型、课件、演示实验、图表、数字等形式,最直观地呈现给学生是理科教学必须坚守的另一基本原则。这就需要老师们在课前下功夫设计一些形象直观的实验,或是准备一些直观的模型、影像资料、图表数据等,教学过程中及时展示给学生。在完成实验演示过程中如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用眼看到现象的发生,用手去完成有关的操作,用鼻子嗅到有关的气味,用耳听到有关的声响,用脑去思考相关联的内容是十分重要的。
教与学相结合的原则:教学相长。教师教学的过程也是与学生共同进步的过程。教师要不断地及时地从学生身上学习一些闪光的亮点,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同时,更多的应是教师在学生的学习方法上多方给以指导,通过说话、面批作业、补救练习等方式,是教与学更有机地结合起来。
实验验证性原则:特别是理、化、生学科,要通过做一些探索性、验证性的实验,加深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兴趣,加深对知识规律的理解。掌握学科学习的一些基本实验操作方法,也可指导学生在自己的家庭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实验。
高目标引领的原则:在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在学生发展的方向上,教师应当为学生设计较高的目标,高远的目标是人前进的原动力。而且这个目标要不断地给学生调整。在高一设定一个目标,到高二再设定一个目标,高三升学时更应设定一个目标。这个目标还应包括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指标。
整体性原则:每节课所教的内容都是学科知识整体框架中的一部分。在把它拿出来学习的过程中,还要及时地把它放到整体知识框架之中。还应照应到学生所学的各科知识的整体性,如数学是物理、化学学习的必备工具,有些知识方法应成为理、化学习的基础知识,应先学。
教、考、练结合思想:我们所教的内容应当与高考相结合,与考试大纲的要求相一致。在平时的训练与考试题目的选择上,一定与前段所教的内容相一致,防止教考分离。
平等性原则:对所教的每一名学生都应当平等对待,一视同仁,不分彼此,特别是不能根据学生的成绩分先后,根据学生的表现分优劣。对学习或表现上有问题的学生应给以更多的关爱。
以上总结了理科教学应坚守的一些原则问题,仅是自己的个人意见,供老师们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