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超限效应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

时间:2016/5/14

“超限效应”源于大家非常熟悉的一则故事:有一次,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教堂里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深受感动,就准备捐款,并掏出自己所有的钱。过了10分钟后,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偷了两元钱。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会引起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时常出现在教师对学生的批评教育工作中,它启示我们,在批评或表扬学生时,应掌握一个“度”。“不及”固然达不到既定的目标,但“过度”又会产生超限效应,非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会出现一些反作用。
    我们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在批评教育学生时,为了防止出现“超限效应”,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先充分表扬,再作适度批评。学生犯了错误后,教师要作具体分析。有时学生的动机和愿望是好的,只是做事的方式方法不当,才造成了主良后果;有的学生犯错误可能是因为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如果我们在批评学生之前,能够充分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先表扬和肯定其正确的一面,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创设一种彼此理解、易于沟通的氛围之后,再诚恳适度地指出其缺点和错误,学生就容易接受教师的教育了。
    2、批评要选择适当场合,把握最佳时机。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教教育时,要以爱护学生为出发点,最大限度地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教师要把严格要求与尊重人格有机结合起来,选择合适的批评场合,尽量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教师还要注意把握最佳时机,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在最有效和最易发挥作用的时候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
    3、批评要就事论事,适可而止。教师批评学生时,要注意就事论事,切忌翻出陈年老账或算总账,只抓住学生应该批评的这一点切中要害。教师批评学生时,语言要中肯简练,切忌重复罗嗦,不着边际。批评要把握好时间,做到适可而止,不能引起学生的反感。
    4、批评要掌握分寸,寓批评与鼓励之中。先从批评入手,再从侧面引导鼓励学生,同样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在批评时,要注意在指出问题、进行批评之后,要给学生分析问题的实质,分析改正的方向,并要及时进行鼓励与启发,让学生容易接受。
    由此可见,批评学生也是一门学问,教师要注意找窍门,用巧劲,防止出现“超限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