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一个班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很多教师第一年参加工作就会当班主任,而且往往是当高一新生的班主任。当没有任何经验的新班主任遇到高一新生时往往会出现许多棘手的问题,这些问题会让新班主任很头疼,也会导致新学生很难快速适应高中生活,从而影响新班主任和新学生的成长,本人就是这样的例子。经过及时的反思与总结后,将自己切身体会总结如下,希望能对将来的新班主任有所帮助。
1 新班主任要勤下班,勤学习。“勤能补拙”,新教师在学校学习的知识与工作中所遇到问题时解决的方法往往有较大差别,在实际工作中出现问题时,新班主任往往不知所措。因此,新班主任要以勤为主。
勤下班:新班主任在没有经验时,只能通过勤下班、勤观察来发现班级中存在的问题。
勤学习:新班主任要通过多读书来学习管理班级的经验,同时新班主任也应该多向一些老班主任请教,这些方法都能及时的帮助新班主任快速成长。如我在刚当班主任时就遇到课室中的垃圾桶经常装满而溢出,极大影响了班级形象,自己尝试了好多的办法都不起作用。于是去问一位有经验的班主任,那位班主任让我给学生讲明,班内垃圾桶的作用是清理课室内公共环境垃圾用的,至于自己吃早餐等产生的垃圾应该由自己带出课室放到指定位置。我在班里给学生讲了,取得了显著效果。
2 通过细致观察选出班委成员,对新班委工作以鼓励为主。一个班级特别是一个高一的新班级,管理工作非常复杂,仅靠班主任一个人很难管理好这个集体,班干部便成为班主任工作的得力助手。
但是刚刚进入高一阶段,学生彼此不了解,进行民主投票选举的代表性不强。班主任就需要通过自己的观察选出合适的班委成员,这也是新班主任最薄弱的地方。但是,我觉得在选定一个合格的班委成员时一些基本的原则必需遵守,例如班委成员一般选择性格外向善于管理别人的同学,选择一些成绩较好、能力强的同学。这样选出来的班委成员才能成为班主任工作的得力助手。
选出的班干部要转变成一个优秀的班干部,成为班级的领导者、榜样与班主任的培养是分不开的。因此,班主任要时常找班委会成员谈心,教授他们管理学生的方法,创造机会让他们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其中,最主要是以鼓励为主。班委成员开始阶段的工作不可能做的很好,如果班主任给其充分的鼓励,就会使他们树立信心做好工作;如果缺乏鼓励甚至批评,那就会让他们失去信心,从而疏远班主任甚至辞职。因此,充分的鼓励是使班干部成为班主任得力助手的关键所在。
3 班级管理的制度化,树立威信,尽快形成好的班风。
高一的最初阶段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关键时期,但是由于高一新生处在由初中向高中转变的时期,学生的自觉性差,因此,这个阶段班级的管理要适当严格。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主要管理者,但班主任绝不能做一个独裁者。当学生违反学校纪律时,有些班主任会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去惩罚学生,有时候心情好可能惩罚的轻一点,有时候心情不好就会惩罚的重一点。这样有些学生就会逐渐对班主任产生不满,从而影响班主任威信。班集体就像一个社会也需要制度化管理,特别是没有经验的新班主任更需要制定详细的班级管理制度。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即能避免班主任与学生正面冲突,又能使班主任工作大大减轻,还能促进班集体形成良好的班风。
新班主任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时可以参考老教师的经验,如果自己亲自制定,一定要遵守几条原则:一是制度要详细,班级制度要尽量详细,覆盖学生管理的各个环节,这样可以使班级管理全面进入制度化阶段。二是制度要民主,制度是让学生遵守的,因此,要征求学生的意见。如果做不到民主,这些制度也不会得到很好落实。三是制度要有可行性。这是班级制度制定的关键。制度制定的最终目的是要落实,高度的可行性是班级管理制度落实的保障。
4 学习方法的指导,保障自习质量,形成良好的学风。
高中学习和初中学习有较多差别,学习强度大、内容多、难度大、持续时间长是高中学习的特点。很多成绩较好的学生升入高中后成绩跌落幅度大,这就表明没有很好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因此,对高一学生进行学法指定是保证其尽快适应高中学习生活的关键。学法指导要以学生的学情为指导,从多个方面入手,通过讲座或交流的方式,并且要找一些有经验的老师或成绩较好的高年级学生对高一新生进行学法指导。
高中阶段自习时间增加,但是学生自觉学习的觉悟不高。因此,在高一刚开始的一段时间,班主任要勤监督学生的自习,督促学生自觉学习,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高一新生进行学法指导和督促学生自觉学习是班级形成良好学风的关键。
总之,当新班主任面对高一新生时会有很多问题,但面对问题时,新班主任应该充满信心,学会学习、学会管理、找好帮手、充满热情。我相信只要我们这些新班主任有信心、爱学生、爱工作,一定会很快成长为一位优秀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