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聚焦学校内部公平

时间:2016/5/26

很高兴一年之后又来这里给大家汇报研究心得。

今天从四个方面,研究背景、研究过程、问题反思、前景展望做一个简单的汇报。

研究的大背景就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面临的两个专项。一个是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战略,已经从效率优先的重点发展转向了公平导向的均衡发展。第二个专项,是教育公平的重心,正在从以资源配置为标志的起点公平,转向以平等对待为特征的过程公平。前一个公平是行政维度来解决的,而第二个公平是在个体的维度,尤其是人际交往当中个体的感受这样的维度切入的。

什么叫教育过程公平呢?是从学校内部教育过程当中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等等人际交往过程当中体现出来的。如果一个孩子有幸进了一所他想上的学校,但是很不幸,他碰到了不善待他的老师和班级氛围不太好的同学,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你成绩好、听话、颜值高,很可能受到老师的偏爱;但是如果相反,你可能就会受到无视,甚至受到歧视。另外国外有很多学者已经关注了这个问题,从个体感受、经历、道理上都在做一些应然式呼吁,但是很少有人能系统性地展示这个问题。我们缺少一种比较注重证据事实的循证式研究。

我们在教育学部的支持下做了一些尝试,用指数的方法来揭示学校内部的公平状况。第二个尝试就是在我们基地正在建立一个数据库,开发一个中国学校发展数据库,涉及四个维度:平等、赋权、效率、生态。如果我们前面的研究有效,我们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为教育现代化的示范区、示范校,其中学校内部公平问题是一个重要因素。研发过程是蛮辛苦的,好几次推翻,好几次重建。最后,我们按照一套体系来构建,从条件、规范、师生关系、状态、反向指数进行构建。

教育过程公平最重要的还是对所有的儿童平等对待,可以翻译成有教无类;对不同的儿童差别对待,这是因材施教;对于教育特殊需求的儿童特别对待,让他们各得其所。于是我们在新的框架当中特别突出三个对待。比方说分班制度。分班制度本身和平等对待和差异对待都有关系,逻辑上比较混乱,于是我们想了第三稿,除了突出这三个对待,还聚焦在三个领域,管理、课程教学、指导和活动。这个方案出台以后,学部领导说可以论证一下,于是我们请来了有关理论方面和实践方面的内容进行论证。论证专家的意见与督导指标结合起来考虑,获得数据相对容易。

最后确定了一个框架,我不细说每个具体的。反向指数我们也把它编成问卷搜集数据,我们目前正在进行的工作是和上海范尔公司合作,把已经定稿的框架开发成网络版和app软件工具。下一步在国内取样进行收集。主要侧重东部和中部地区,整理分析形成《学校内部公平报告》。

我们把差别对待和特殊优待合在一起。按照优先原则,平等先于差别,增加了主观体验指标,但是在权重设置上偏小。后面一个问题我们收集不到大的数据,问题就是小数据怎么能够说明大问题,能够释放出大能量。最近我了解到国外有一些研究数据在量不大的情况下变得更加可靠的一种方法。

最后两句话,我们的理想就是做一把尺子既要能够测得出公平状况,也要能够推动教师和校长的行为。当老师、校长知道我们在搜集学生这一周来一共发言多少次,自然而然就会在课堂上让学生发言的时候就会考虑到要照顾一下。当然我们让每个孩子在学校每一天都感受到公平,现在看来可能有点奢侈,但是从长远来看,并不奢侈,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做到有差异的平等在学校最终会变成不言而喻,变成理所当然。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