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班级管理中的“软”“硬”兼施

时间:2016/6/14

在新一轮增效减负的形势下,如何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实施高效管理,是摆在每一位中小学班主任面前的新课题。笔者认为管理中若做到宽严有度、“软”“硬”兼施,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巧用幽默化解问题
  生活中不能没有幽默,就像炒菜不能没有盐。班主任工作也需要幽默。苏霍姆林斯基语重心长地告诫说:“如果教师缺乏幽默感,就会筑起一道师生互不理解的高墙。”在教育与管理工作中,班主任随时可能遇到一些麻烦问题,如果能巧妙地运用幽默进行化解,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次,笔者上课的时候,王亮同学竞在课堂上呼呼大睡。如果此时采取呵斥、批评或一些极端的方式,不仅影响课堂进程,而且场面会很尴尬。当时笔者只是说:“王亮正与周公见面,我们不必打扰他。”同学们一听,会意大笑,王亮也被笑声惊醒,他很不好意思,抖擞精神听起课来。一场尴尬就这样化解了。
  二、点亮心中的灯,照亮感恩的心
  作为班主任,要热爱教育事业,努力做到心如止水、波澜不惊。要明白平淡乃生活之常态,辉煌乃生活之异态:所有的付出都是应该的,所有的收获都是意外的惊喜。笔者工作中从不计较学生的态度,也不期望学生的回报。面对学生的感激,总是淡然一笑,因为他们懂事了。面对学生的误解,也能做到平静如常,因为他们毕竟还不成熟,还在成长。班里有一个生活在离异家庭的男孩,现在依靠父亲抚养,他把对拥有母爱生活的渴望化作对父亲的仇恨。在他生日的时候,笔者带着学生为他送去了生日蛋糕,唱起了生日祝福歌,他却认为大家在作秀。又一次,在他与他的父亲大吵之后,身无分文,饥肠辘辘,步行三十里去找他的母亲,终因饿累交加而晕倒。幸好当时笔者返校途中发现了这个孩子,并在几位路人的帮助下,将他送进了医院。当他醒来时,看到笔者正用湿毛巾为他擦手,他哭着说:“老师,谢谢您!爸妈离婚后,再没有人理睬我,没有人关心我,更没有人给我擦手……”这个孩子考上大学后,去年教师节给我发来短信:“老师,谢谢您!有人说,有的人经历一些事或遇到一个人就会长大,我就是。”
  三、老师往下蹲一寸,学生往上长一尺
  在教育教学中,有些教师总把类似这样的话挂在嘴边:“《中学生守则》难道你没有看到?我在班会上强调了多少次,你怎么还在教室内吃零食?”其实,设身处地想想,别说孩子,就是有些成年教师也难免会在校会上交头接耳、吃零食。怎样才能彻底解决这一类问题?笔者在实践中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在笔者所带的班级,要求每个学生在课桌旁边系上垃圾袋,可以随手把果皮、果核放进去。不过笔者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垃圾袋中果皮、果核渐渐变少,演算的废纸和修正后的废透明胶带却渐渐多起来。就像一些教师常抱怨,有些题目,课堂上讲练多次,学生还会出现错误。这种现象的确存在。有些教材中的习题在成人看来很简单,我们若能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去想问题、解决问题,也许学生会接受得快速,记忆得牢固。依此类推,解决学生思想上的问题也应如此。
  四、依法治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此,笔者依托《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相关规章制度,和班团干一起制订出“班约”讨论稿,印发给学生,组织大家认真讨论;收集、整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后反复修改,最终制定一套系统的、全面可行的特色“班约”。这样一来,从班级管理目标、活动、评价、反馈等方面,实现班级事务的组织、管理、教育和控制功能,使班级工作有章可循,避免了盲目性和随意性。在班级管理中学生犯了错误该怎么解决,有“约”可依。即使班主任不在,班干部也会依“约”处理,甚至犯错误的学生也会自觉依“约”自我惩罚。
  五、营造正确的舆论和班风,严格要求并反复实践
  在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的基础上,必须营造正确的舆论和班风。当然,正确的舆论和班风,都不是凭一时一事所能形成的,而是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只有经历长期的量的积累,才能逐渐发展到质的变化。对好思想、好行为要表扬,对错误思想与行为绝不姑息迁就,班级只有坚持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正气才能上升为主流,优良作风才能巩固。
  规矩要硬,心地要软;纪律须严,惩处须宽。这样的班集体才充满着爱,才会有自律,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