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孩子得到一个橙子,他们争来争去。最终,一个孩子负责切橙子,另一个可以先选切好的橙子,他们按照商定好的办法各自取得一半橙子,高高兴兴地拿回家去了。一个孩子把半个橙子拿到家,把皮剥掉扔了,把果肉放到果汁机上榨成果汁喝。另一个孩子回到家,把果肉挖掉扔了,把皮留下来磨碎,将其混在面粉里烤蛋糕吃。
平等不等于公平
两个孩子协商分橙子的人格和关系是平等的,但分橙子的结果却有失公平。因为平等并不等于公平。平等是人和人之间的一种关系、人对人的一种态度。人和人之间的平等,不是指物质上的相等或平均,而是在精神上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从而把对方当成和自己一样的人来看待。而社会公平广义上是说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它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可见,平等体现了人和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态度,公平则体现了平等合理的一种分配原则、直接感受和最终结果。
在学校管理中,许多校长总以为平等就等于公平。譬如,在分配教师工作问题上,学校一般按照学校的总工作量进行平均分配,对校长、教务主任、德育主任、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后勤人员都一视同仁,但是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种平等或平均,却不是最公平的。出现的情况是,有些拥有专业特长或个性发展前途看好的教师,常常被委以他任,而并不非常适合此项岗位的教师,却不得不在新领域内开始新的征程。
最大价值不等于最远利益
在上述分橙子的事例中,一些校长可能普遍这样认为:这两个孩子事先未做好沟通,没有申明各自的利益所在,结果使各自的利益并未达到最大化,如果这两个孩子事先讲明各自所需,或许会有多个方案和情况出现,其中一种情况是,想办法将皮和果肉分开,一个拿到果肉去榨汁,另一个拿皮去做蛋糕。这时,如何创造眼前的最大价值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其实,这种看法并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问题的关键是校长所关注的,到底是追求眼前的最大价值,还是追求以后更长远的办学利益?就像这两个分橙子的孩子,如果真的像一些校长所期望的那样,是不是与我们办学的思想和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换句话说,如果让孩子从分橙子的事件中,懂得在平等中沟通,体悟在创造中共赢,学会在价值中互惠,最终为孩子的一生成长奠基,恐怕是需要校长们警醒和深深为之思考的吧。
民主协商不等于民主管理
两个孩子分橙子的方法是采取民主协商的方式,从他们开始争橙子到他们按照商定好的办法分橙子,最后再到他们回家按照自己所需吃橙子,我们明显地发现,这种民主协商,一开始就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风险性。再加上这种民主协商,缺乏足够的策略引领,缺乏科学的评估论证,缺乏过程的调研和矫正,结果导致资源的极大浪费。
在学校管理中,不乏将民主协商等同于民主管理的管理者。在他们眼中,校长仅仅在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协商一下就叫做民主管理;仅仅与一两位教师代表沟通一下就叫做民主管理;仅仅为了眼前的一点利益,自己就制订出不太利于学校长远发展的规章、制度,就称作是民主管理……其实,民主管理是管理者在民主、公开、公正的原则下,科学地将管理思想进行传播,协调各组织的各种行为,以唤醒师生的主体意识,弘扬师生的主体精神,发挥师生的主体能力。现代校长要想把这种管理方法提升为一种管理艺术,在当下的一些学校中,确实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