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从培养班干部为角度,谈一点我的体会。
一、民主选举,协商分工。
班干部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助手,是班集体的骨干与中坚力量,针对当前对班干部群体重使用轻培养,重学习轻能力的不好的情况,我确定了带班的第一步骤就是选拔适合当班干部的同学担任重任,要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民主选举,首先必须要调动全班同学的主人翁意识,积极认真地参加到这项活动中来,激发他们的民主意识,使同学们认识到,民主选举是班集体每个成员神圣的权利,选举前营造了公正、严肃、民主的气氛,确定了候选人,让他们发表竞选演讲,选举时无记名投票,差额选举,当场唱票,公布了当选人名单,在我的提议下,全班同学给予当选的蔡旭东、孙建霞、桑小华、钱晓春等同学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的当选表示衷心地祝贺,增强了他们的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
选举结束后,我立即召集了当选同学召开班委会,协商讨论每位班委的具体分工,要求他们确立每个岗位都是为大家服务,都是为建立优秀班集体出力的观点,让他们各人针对自己的特点,自荐和他荐相结合,畅所欲言,民主协商,最后确定具体分工,并根据他们的情况让他们中部分同学兼任科代表和室长。
三年后才发现这一步骤是多么重要,作为班级的核心成员,他们得到学校及有关老师的认可,三人当选为学生会部长,一人获省优干称号,一人获省三好生称号,一人获市优秀团员称号,三人获县三好生称号,五人获县优秀团员称号。毕业前夕,在两位同学光荣地成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这些荣誉的背后,不难看出他们在三年是怎样的一种奋斗。
二、明确岗位职责,制订详细计划。
班干部仅仅知道自己是学生干部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引导他们明确自己在这个岗位做什么和怎么做。开学典礼上,校长明确了学校工作计划,班会课上,我给他们谈了对班级工作的一些设想,让每个班委制订自己的学期初步工作计划,利用班会课进行五分钟就职演讲,内容有:我是什么干部,做什么工作,准备怎么做。班委述职后全班讨论,哪里要补充,哪里要修订。全体同学通过以后,由班长汇总,制订班委工作计划,每周班会课由部分班委到讲台上述职,谈自己的分管工作,最后由班长谈一周来的班风学风,谈经验教训。作为班主任,我是一名忠实的听众,也是一位挑刺的听众,也是一位指导的听众。
三年来,我们班六次被评为文明班级,首届艺体节获优秀组织奖,辩论赛获年级冠军,有三位同学代表学校成为县辩论赛冠军队成员。如果没有班级干部对自己工作职责的明确,没有班级干部的配合,单靠班主任,这些荣誉的取得是无法想像的。
三、扶上马,送一程,用人不疑。
虽然他们已经是高中生,算得上半个大人,但我不能撒手不管。有计划有重点地对他们进行培训成为当务之急。
1、帮助他们养成做事务性工作的习惯,这叫“扶上马”。
当选的班委的喜悦和激动随时间的推移慢慢褪却,具体的工作实施起来是繁琐的。所以培养班干部良好的工作习惯是必须的。一开始,个别班委方法不对头,我告诉他,做事应该有计划,把应做的事写下来,逐条核对,哪些工作应该什么时候做应该心中有数,这样才不至于手忙脚乱,也可以请同学提醒自己应该做什么。这样,少则数周,多则两个月,班干部就养成了做事务性工作的习惯,从而有条不紊地把工作做好。
这方面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劳动委员桑小华。面对栟中环境卫生方面的高标准、严要求,一开始显得不知所措。习惯养成以后,他迅速成长起来,半年后成为学生会生活部副部长,一年后成为生活部部长。在环境卫生这一块,他没有叫班主任操过心。如今他已是大学里的班长,高中培养的组织能力在大学里已得到体现。
2、帮助他们落实活动计划,培养组织能力,这叫“送一程”。
班级计划中确定的活动必须按时完成,对于负责活动的班干部,让他们早准备,早安排,有充分的时间考虑具体实施方案。我发动其他的班干部和同学协助该负责班委,出主意,想办法,提供必要的帮助。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就由负责班委独立组织,以锻炼其组织、应变能力。
缪婷婷是班级的文娱委员,最近从二军大来信说,已成为二军大大学生合唱团的一员,当初的文娱活动都是由她组织和主持的。如今想来,假如当时老师不“送一程”,在能力上就不可能得到更好地锻炼,在心理上就不会体现出充分的自信,也就不可能有今天的进一步发展。
四、创造成功的机会,提高班干部的威信和自信心。
班干部为班集体、为同学付出了很多劳动,他们理应受到大家的尊重和拥护。有的班干部工作踏实,学习成绩暂时不十分突出,难以“一呼百应”,我认为有责任和义务提高他们的威信和自信心,让他们参与各类竞赛,走出校园,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在树立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威信,增强自信,以利于更好地开展工作。
孙建霞同学成绩不是最出色的,通过省级金钥匙竞赛和年级、校级、县级辩论赛,在同学们心目中树立了威信,自信心也明显加强,工作能力、学习成绩很快得到提高,后来被评为省优秀三好生,光荣地成为中共预备党员。如果没有这些机会,没有引导她抓住这些机会,结果可能会有很大的变化。
五、心理换位,协调关系,创造良好的人际氛围。
任何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良好的人际,一个整日与他人有矛盾的班干是无法把本职工作做好的。班干部在工作中难免得罪其他同学,我引导全班同学设身处地地为班干部着想,是不是换成你就做得更好。心理换位使绝大部分同学能够充分理解、支持班干的工作。班干之间应平心静气地分析客观情况,以期取得共识,让他们互相理解比什么都重要。如果出现矛盾,我特别注意公正性原则,必要时先代班干承担有关因他们工作失误造成的责任,与同学讲道理。而和当事的班干部个别交流时,则指出缺点,提出改进意见,保证他的积极性,又使他认识到尚需努力的地方。在班委会例会上以此为例,教育所有班干,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努力协调好人际关系,为建立优良的班风、学风做出贡献。
当然,我对班干部的培养还远远谈不上经验,以上只是在工作过程中的一点心得。每位老师在工作过程中都有自己的见解。岁月悠悠,征途漫漫,不断求索,不断改革,永远是我奋发进取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