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校本,确定适宜的学校发展观
时间:2014/6/20
我们今后工作的基本思路是,稳中求进,在完善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稳定,激活内部活力,优化内部结构,打造学校吸引力,寻求学校新名片。
目前,我们面对的形势不容乐观,城区化进程不利于我们发展,直接影响了进取的信心,制约了前行的步伐,基本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改变困境,激发活力,刻不容缓。
我们要立足校本实际,确定自己的校本发展观。
第一,在队伍建设中盘活生机。今后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已经确定,下一步是强化执行、抓好落实。“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因此,落实好今后的各项工作任务,关键是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当前我校教师队伍是一支师德优秀、业务精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队伍,绝大部分教师爱岗敬业、认真工作,学校通过签定工作目标责任书,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加强督查,加大抓落实的力度,保证和促进了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在少数教师和领导干部身上,执行力不强,敏感性不够,安排与检查不对应,评价与兑现不到位,位置与效果不相称,不重视抓落实、不善于抓落实的问题仍然存在。
对领导干部与教师的评价主要看四点:一,想不想干事。想不想干事是态度问题,没有“想干事”的激情,得过且过、不思进取是不可能干好事情的。二,能不能干事。“能干事”是一种能力和本领,是干好一切事的条件和基础。三,认真不认真干事。要“干成事”,就要谋事,把全身的劲使在要“干成事”上,要用心干事。四,能不能干成事。“干成事”是干事的最终目标。学校事业的发展,工作目标的实现,特别需要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教师干部队伍。从学校来讲,要建立健全完善的考核体制机制,使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教师有施展的舞台,使那些不想事、不干事的人没有机会和位子,形成一个竞争机制。
第二,在倡树正气中保证发展。一个单位,没有积极向上的正气和氛围,任何想法和做法都会搁浅,永远没有出路。正气哪里来?来自谋事做事,来自事业、工作和成长的追求,没事就要找事,多揣摩事,少琢磨人,在做实事中引领和弘扬正气。
第三,在狠抓规范中有序发展。各行各的道才能不乱道,教师规范、学生规范,尤其是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花大气力逐渐规范,管理的规范、理顺也是不容忽视的。
第四,在革新完善中追求进步。教师的课程观念、课堂观念和质量观念,学生的自我管理习惯与能力,需要循序渐进地发生变化。降低管理的难度,就要立足学生的真正需要上,寻求什么是真正适合我们的学生的教育,就要有效设计学生要做什么,能做什么,做什么有成就感。没有主流追求的引领,管理永远是堵漏子、打坝子,东一榔头西一棒槌。
第五,在丰富活动中体验成功。我们的学生基础差,但不代表没潜力,在学习上耐不住寂寞,但行为能力和动手能力很强,有效利用这方面优势,多组织校园活动,多给与各类学生展示的平台,丰富校园文化,是下一步要思考的问题。
第六,在改善福利中激发活力。我们的家底并不殷实,但也要创造条件改善福利待遇,让教师更舒心、舒坦地工作。物质是福利,精神是福利,学习是福利,活动是福利,成长是最大的福利。工会组织要改变思路,创设条件,多组织一些有益的活动,丰富教职工精神生活。能给自己留下值得回味的业绩和过程,不枉我们一辈子做教师。
希望全体教职工要加强学习,锤炼作风、密切协作,始终坚持走基层路线,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要把精力集中在干事上、把智慧倾注在干好上、把能力体现在干成上,戒庸、戒懒、戒散、戒疲,树立“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行动使丰厚的历史见新颜,用成绩延续历史、续写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