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基本形态浅析
时间:2014/7/25
经验管理
经验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中低级形态。管理者凭借自己长期工作积累的经验开展管理活动,能取得一定的管理效果。
办学目标:强化应试教育,注重学生应试能力的提高,强调升学率,追求区域内的升学影响力。
基本的管理理念:管理者是英雄,实践出真知。管理者认为,管理阅历和管理经验是宝贵的财富,能否管理好的前提条件是管理经验的多少;实干可以兴校,要让会干事、愿意干事的人干事。
基本的教育理念:苦学是成功的保证。管理者认为,天才是百分之一的天赋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学习的过程是艰苦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取决于教师的经验和工作态度。
主要领导的素质:校长有从普通教师到中层干部再到校长的经历,是优秀教师。学校高层中不乏教学骨干,部分高层成员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由于重视教师的教学经验,因而大部分教师积累了一定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教学能力较强。
管理方法和策略:⑴注重发挥典型的带头示范效应。善于发现工作实绩突出的典型,树为标杆,激励和带动全校教职工,起到典型引路作用。⑵相对固定教职工的工作岗位。每名教职工至少要在一个岗位工作3年以上,取得成功经验后或许考虑换岗,一般不施行教学循环。⑶重奖重惩。对工作实绩突出的教职工实施重奖,对有过错或成绩低下者采取调离、换岗、阻拦晋升等措施给予惩罚。⑷突出教育教学的中心地位,特别是对教学质量、升学特别重视,实行政策、资金、人力等多方面的倾斜。⑸凭借经验。校长和教师注重应用已有的经验来开展工作,校长凭眼光和已有经验判断和决策,教师凭感觉和经验开展教育教学。
学校表征:⑴重视实践经验。学校注重通过经验总结会、印发经验材料等方式总结推广经验。学校定期编印优秀教案集,学校和教师都建有资料库,教师善于积累资料,对各种教学资料有独特的眼光。⑵校长注重与骨干教师建立密切的人际关系,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支撑。⑶校长深入教学一线,经常性地指导教学。⑷一般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培训教师。⑸评价教职工的主要指标是工作成果,特别是升学率。⑹学校形成以校长为核心、以教学骨干为主体的权力团体,校长有一批拥护者,学校工作靠校长协调推动。⑺教学能抓住重点,但有较多疏漏,应对考试喜欢猜题押宝。⑻学校建有规章制度,但执行力度不大。⑼教师专业素质单一,专业化程度较低。部分教师有教书育人的成就感,部分教师无归属感,感觉人际关系压力太大。⑽学校教学质量特别是大型考试成绩忽起忽落,不稳定。⑾教师墨守成规,具有较强的排他性,不愿意开展教育教学改革。⑿领导班子成员各自与部分教师结成利益或学术小集团,在学校形成多个阵营。⒀“眼光+运气”是决策的主要特征。
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是较高形态的学校管理,是在科学、民主思想支配下的管理。
办学目标:建设科研型学校,实现学校工作的科学化、数字化,建设国内知名学校,注重选择一两个特色项目做大做强,发展学校特色。
基本的教育理念:科研兴校,人才强校,民主治校。
基本的管理理念:科学性和系统性相结合,实施全面管理。
管理遵循的原则:学校的一切问题都可以用科研的方法解决。
主要领导的素质:校长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思维缜密;学校高层大多具有承担课题研究的经历,或是教育科研骨干、学术带头人,重视学术建设。由于重视教育科研,部分教师承担过或者正在承担着课题研究的任务,部分教师取得过科研成果。
管理方法和策略:⑴工作系统化。建立保证学校工作正常运转的各工作系统,分工明确,制度完善,条理清晰。⑵科研先导。注重采用科研的方法推动学校发展,解决实际问题。一般采用“发现问题——制订对策——组织实施——效果反馈”的循环策略破解难题和解决实际问题。⑶理性化。注重学校管理的科学化运作,凡事都讲求有根有据。⑷民主决策。学校决策大多有“ 议 题——论证——咨询——再 论 证——决策”的过程,注重收集各方面意见和建议,集中集体的智慧。⑸强化考评。注重通过量化考评来评价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工作,并通过与个人奖金、福利、职评、评先评优等切身利益挂钩的方法来运用考评结果。⑹注重现代化建设。不断更新理念和方法,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设施,建设数字校园。
学校表征:⑴重视教育科研。学校建立了教育科研工作系统,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教育科研模式,承担有较多的教育科研课题,教师全员参与教育科研或教研教改。学校教育科研活动频繁,科研成果较多。⑵学校工作条理清晰,每周有明确的工作指令并传达到每位员工,非常规工作均有较为翔实的工作方案。⑶重视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建有覆盖全面、畅通的信息渠道,各方面都安排有专人收集、整理信息,校长和干部处理信息的能力较强。⑷定期召开各类会议,收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研究布置工作。⑸校长经常深入课堂和教学,研究教学,与广大教师探讨教育教学,帮助解决实际问题。⑹学校定期开展民主对话。⑺重视科学决策。决策前听取师生特别是专家的意见,一般不会盲目或冲动作出决策。⑻教学质量较稳定,师生情绪较稳定。⑼特色发展较明显,有一两个特色项目。⑽教师专业化程度较高,有教书育人的快乐,善于总结、反思。⑾育人环境较优化,学校无明显缺陷或问题。
精细管理
精细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高级形态,是在经验管理和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管理全面、细致,效率较高。
办学目标:具有国际视野,建设世界名校,培养与国际接轨、走向世界的人才,彰显办学特色。
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位师生,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每个学生都是可以教好的,每个教师都可以获得成功。
基本的管理理念:细节决定成败,做好每一项工作,抓好每一个细节,不放过任何问题。
管理的基本要求:无漏洞教学,无漏洞管理。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是实施者。全面提高素质,形成整体效应。
管理者的素质:学校主要领导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创新思维和学术能力,有较强的人格魅力,是教育家。学校高层成员是思想政治工作、德育、教学、科研、教师培训、后勤服务、安全保障等某一方面的专家,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能够创造性地完成工作任务。由于管理者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因而教师专业素质较高,属于复合型人才,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组织能力、实施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机关人员的政治纪律素质、科技人员的创新能力和教师的奉献精神。
管理方法和策略:⑴落实是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落实的方法是过关。⑵善于抓好计划的管理,重视过程管理。⑶建设团队精神,发挥团队的整体效应。⑷刚性管理与人性管理相结合。⑸在抓好宏观管理的前提下,注重细节管理。⑹无缝隙管理。⑺推进人文化、人性化管理,管和被管达到高度融合、和谐,心理无障碍。⑻建设学习型学校,通过创造性的学习,得到教学、科研和经营管理的能量,锤炼全新、前瞻、开阔的思考方法,全面更新教育、教学、科研和经营管理的思想、内容、方法和技术,全力实现知识的创造、传播和运用。
学校表征:⑴教学质量稳定性较高。⑵学校、校长和教师有工作日志,记载比较详细。⑶每天都要总结工作,分组或者集中总结,汇报工作情况,交流成功做法和心得。⑷教职工工作比较紧张,忙忙碌碌但精神状态较好。⑸教师工资和福利待遇较好。⑹特别重视每个学生学习过关,要求学生学习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⑺各项工作都有较为翔实的工作方案,并对每个细节做精细地设计和演示。⑻校长和管理人员深入一线,与教职工一同工作,随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