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教师消除职业压力
学校民主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即如何帮助教师以平常心来对待考试分数、学生问题、人本需求等,正视职业压力,放下包袱,开动机器,真正爱教、乐教。
无论东西方,学校的考试总少不了。而家长、社会的需求总是不断向上的,没有谁会说我这次考得跟上次一样就行了;其次,与考试相始终的便是顺数一与倒数一。对此,学校应在给学生减负的同时,也给老师适当减负;强调教学过程的扎实,切忌偏重结果;倾心付出,尽力改变强硬的灌输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与自觉的学习习惯,让教学步入良性循环;放弃过分的成就欲,正确分析考分高低的形成因素,让唯分数论陷入绝境。
千奇百怪的学生问题,令教师头痛。然而,学生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出错并改错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断尝试、调整,从而构建需要的认知结构。因此,学生问题是始终无法根治的。怎样帮助教师面对这一矛盾呢?
首先,清醒认识学生学习过程是一个出错并改错的过程,那么学生问题无法根治是正常的;其次,对待学生问题要未雨绸缪、防微杜渐;最后,处理学生问题,要力促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讲究科学的教育方法。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正常发展、个性张扬和本性释放是人之共性。作为教师,希望自身发展、自我表现,渴望他人尊重,这也是自然之理。但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整体国民素质仍处于发展中。这给教师的人本需要带来了无形的、综合的、繁重的压力,也成为制约学校民主管理的心病,那么如何应对呢?
当然,我们一开始就应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教师,深刻认识发展才是最大的实现;二是把现实、行动与理想恰当糅合,融为一体;三是扬长避短,走自己的路;四是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让教师成为自由者
封建专制影响我国两千多年,可谓土壤深厚。由此,我国的教育管理也打上了深深烙印。
现在学校管理大多采用硬性管理,缺少弹性,有的甚至没有人性,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都规定得死死的。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将教育指标制成纯粹的量化表来衡量,老师的行动很难体现自我,在工作上更谈不上什么创造,时刻被无形的绳牵着,头上还套着随时可以咒的金箍。
如备课的八股式,它的后果怎样,参阅一下明朝的“八股取士”就可见一斑。如进职进级等,并非依据你的基本条件与踏实的态度、扎实的工作,它还需要这样那样的论文、出版物及课题研究、课件评优等。现实告诉我们,这些并不要求你真凭本事去玩,因为这样的话你会晕头转向、气喘吁吁;相反的,你这里出点钱、送点礼,那里攀个亲戚、找个熟人,将会得来全不费工夫。如此情形,哪怕是星星点点,也会在教师眼前洒下一片灰暗,在他们心灵深处留下阴影。最终必定给民主管理笼罩一层阴霾。
当然,让老师成为自由者,并非无法无天。而是在现实的管理中,最大限度地消除束缚教师发展的人为的条条框框,及禁锢教师创新能力的旧规陈章,用科学发展为学校这块圣地留下蓝天白云,使之朝着绿色环保自由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