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对学校精致化管理的思考

时间:2014/7/30

1.精致化管理应当是人文管理。精致化管理首先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在管理中体现人际间的相互尊重和相互沟通,作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民办学校更要体现团结和谐、创新奉献的学校文化。要把“追求卓越、打造精品”的学校精神作为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精神,把培养高素质的学生作为全校员工的共同目标。因此,做好全员培训以及动员全体家长的配合是做好精致化管理的基础和核心。

2.精致化管理是制度管理。精致化管理是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将管理不断引向深入、规范、有效的一种管理模式。应当围绕把学校办成精品初中的目标,培育师生员工和全体家长的精品意识,将管理落实到学校工作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做到人人尽职,事事到位。据此,必须建设起相应的管理制度。制度必须科学、严格、务实、可行,必须根植于学校管理现状并合乎学校发展趋势,必须“取法乎上”,因为“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如果不能将制度管理精致和细化,那么学校的管理水平必然会降低到中等及中等以下水平。精致化管理应当拒绝人治,排斥人治之后的良好的制度管理能使学校长治久安,形成学校的优良传统和特色,这才是我们应当追求的管理的高境界。

3.精致化管理的核心是教学管理。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因此,精致化管理的核心是教学管理。一是课程管理,除认真执行新课程计划,按上级要求落实课程设置、课时规定、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之外,要按照学校的实际开设校本课程或者将规定课程校本化。二是要将教学“六认真”(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组织考核、认真组织课外活动)贯彻到每一位老师、每一门学科、每一个教学环节。三是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其既具有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又具有学习的规范。四是要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和奖励机制,引领教师具有现代的教学理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减负增效,全面育人。五是要长期坚持,形成特色。

4.精致化管理不能限制师生的个性发展。在精致化管理过程中,教师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及学生的自主治理能力、参与意识有可能受到压抑,需要给出一定的空间。一些学校不管教师的教龄长短,教学经验是否丰富,一律要检查教案,且教案的书写环节一个都不能少,规定教师工作时间不能去阅览室或参加体育锻炼等;从到校开始至放学,对学生的活动都进行有明确要求的安排,包括参加校内的各项活动都要排队来回……这样的管理我以为是过度的,限制了师生的个性发展,这种缺失人本精神的管理与精致化管理是背道而驰的。

5.精致化管理的评估验收还不成熟。目前精致化管理已经引起了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这是好事;但有的教育行政部门已经制订出了相关的标准并开始进行评估验收,我感到有些不妥。因为精致化管理一旦进入验收,对学校各项工作的各个方面的要求必然是细化。但学校工作不是越细越好,学校管理最重要的是人文管理,这是很难细化并加以评估验收的。如果评估验收的条文让学校的管理者、师生员工认为是套在自己脖子上的条条框框和紧箍咒的时候,那么精致化的评估验收就会成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对立,我想这肯定也是教育行政部门所不愿看到的。精致化管理的评估验收条文不应该限制学校的管理者和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展,而要制订出这样的评估验收标准目前我以为是很难的,而如果不能制订出合乎上述要求的标准,那么这样的评估将是不科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