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丰富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兴趣

时间:2014/7/31
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其学习就会积极主动,轻松而有成效。语文教学应该怎样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呢?需要教师让语文课堂真正地活跃起来,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挖掘学生兴趣的潜在因素,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严谨、活泼的课堂氛围。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普遍应用于课堂。电教化手段具有形、色、光、画同步的独特效果。鲜明的表现力和直观形象最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唤起其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教学内容之中。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将文中重点的句子、精彩的画面,通过视屏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但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悟到文中场景,理解文章内容,更使文字和生活中的画面完整地结合起来。比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荷花》一文时,一上课,笔者就先通过多媒体与语文教学的整合,给学生欣赏荷花美景,然后在陶醉中让学生读文,选择自己喜爱的句子,再通过图文结合,品析文中词句,感悟语言,使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让课堂真正实现与文本对话。

先进的多媒体教学确实丰富了我们的课堂,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仅靠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辅助语文课堂教学,时间一长,新鲜感一过,不管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学生都会产生“疲劳”,这就需要教师因材施教,让语文课堂丰富起来,在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将过去的宝贵经验运用起来,把语文学科和美术、音乐、数学、体育等各门学科紧密地结合起来。

在教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中的《小松树和大松树》一文前,笔者先布置学生回家画一棵小松树和一棵大松树,并且讲好第二天我们要来比一比,看谁画得好!学生兴致勃勃地接受了任务。这样做,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使他们的美术才能得到展现。教学时又直观,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自始至终地保持高涨的热情,笔者又给学生下达了任务:“学完课文,我要让你们到讲台前面来将课文内容表演出来。”就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的注意力始终未曾“越出轨道”。再如教学《世界多美好》一文的最后,小鸡看到“天空是蓝湛湛的,小河是碧澄澄的……”如果你是这只小鸡,你还会看到什么呢?“花儿是五颜六色的。”“小草是碧绿碧绿的。”……学生争先恐后地抢答,想象力层出不穷。最后,笔者又让大家回家把想象的情景画出来,配上颜色,学生兴趣盎然。第二天,黑板上真的变成了一个五颜六色的花花世界。再如教学《半截蜡烛》一文时,除了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重点词语进行朗读,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表演,只要准备半截蜡烛和一个打火机。让学生将伯诺德夫人、大儿子杰克、小女儿杰奎琳是怎样想方设法保护这半截蜡烛的过程表演出来。学生为了尽情地展示自己,将人物的心理活动、语言、动作揣摩得淋漓尽致,表演时将人物的形象表演得活灵活现。

教学方法上的“因材施教”,就是要求教者根据课文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不仅是上面提到的多媒体、简笔画,还可以与音乐,数学等学科结合起来。如苏教版六年级的《长江之歌》一文,因为这篇课文本身就是一首歌的歌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将殷秀梅的歌声贯穿课堂。这样,教学内容在学生的意识里引起了兴趣,他们的注意力怎么会分散呢?再如教学《莫高窟》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在学习课文中“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这两句话时,就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算一算、比一比,这样的教学效果一定很好。

丰富多彩的趣味教学,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被调动起来。总之,只要教师科学巧妙地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