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教书也需要创新

时间:2014/9/1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一个重要的大会。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主席的报告旗帜鲜明、博大精深、气势磅礴、高屋建瓴、思想深刻、论述精辟。十七大的胜利召开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领导我们的党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自建党以来,他走过了86年的风雨历程,“千秋万代求真务实为民生”,在十七大,民生问题毫无疑问又成为代表讨论的热点,指出在社会建设中,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顺乎民心,合乎民意,充分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全国人民的光明幸福之所在。而在改善民生问题上,国家则把“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放在首位。

我作为一名教师,看到了国家对教育的关注和重视,看到了教育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要将这一美好而又现实的科学蓝图变为实实在在的现实,则需要我们上下一心,在科学发展观精神的指导和舞下,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实践履行。

首先,要解放思想。思想变革是一切社会变革的先导。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一步也离不开解放思想,每到关键时刻,总是靠解放思想破除思想障碍。而在教育上,更不能墨守成规,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不同个性的人。而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特别是高考制度尚不完善,导致了我们深陷在传统教育的泥潭中,缺少了一种“人文关怀”。在校园中,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现象:只要我们的身影晃过窗口,教室马上鸦雀无声;在课堂上,学生精神饱满,大胆发言……我们认为让学生自觉地遵守纪律,充分地读书、文明地生活……那就是最大的成功。然而,有一天,一位学生却跑到办公室问了一句:“老师,您知道我的需要吗?”我为之一震!其实,我们这是离开了需要谈教育,无异于舍本逐末,又如何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所以,在教育中,我必须在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解放思想,突破常规,也就是除了要有咀嚼课程资源的韧性,既能钻进去,读懂、读透教材;又能跳出来,超越、生成教材。做到读懂教育、读懂学生,真真正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导师”。

其次,要勤奋、努力、自强不息,多讲奉献精神。十七大报告在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取得的突出成绩后,明确指出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们在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继续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奉献。在教育岗位上,这种精神也是我们的力量源泉!在《教师报》上曾经发表过一篇文章《教师三味》,其中一味是“境界味”,也就是教师要把职业做成事业的人生境界。有些老师,穷其一生,只能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教书匠,原因除了没有自身的创造外,更没有读懂教育的内涵。其实,教育是具有自主造血功能的“活水”、“涌泉”,它的生长要靠教师的勤奋、努力和自强不息。要敢于花别人不愿意花的时间,要敢于下别人不愿意下的苦功。享受教育、乐在其中,才能教育跨出职业的窠臼,就会学会“用心”做教育,也才能真正做到“无私”。我也深刻地明白到这一点,所以,从教以来,我也不断地去领略其中的乐趣。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也会一如既往,勤勤恳恳,全面提升自身的素质,创造性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教师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佳绩,为国家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