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做好特殊家庭困难家庭学生教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14/9/15

 对生活在特殊家庭、困难家庭的学生给予关爱,使他们健康地成长,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这方面, 我校自2003年以来本着 “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目标做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成绩。现简述如下:

一、精神上激励,使他们逆境奋起,变自卑为自强。

爱,是教育的前提,而对于特殊家庭和困难家庭的学生更需要我们施以特别的爱。由于特定的家庭环境,这些学生往往存在自卑心理,少有欢颜,对生活缺乏信心。为了教育他们逆境奋起,自强不息,我们坚持做到“四个一”:即每学期对这些学生至少进行一次家访,每学期举行一次先进事迹交流会,每学年评选、表彰一批自强好学生,每年组织一次“帮困助学送温暖”活动,让这些学生同享蓝天下的爱,并把这种爱在他们身上变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成为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我们把特殊家庭和困难家庭的学生登记造册,时时把他们的冷暖放在心里。每当这些学生孤独无助时,我们积极主动地关心他们,充当学生父亲或母亲的角色,给他们以亲人般的温暖和呵护,使他们融入到班集体、学校的大家庭中,感受“弱势群体”不弱势。如:罗××,在入校一年多时间里父母相继去世,为了使孤儿不孤,学校领导及时上门看望,一方面鼓励引导其他同学与他交朋友,同他谈学习、谈人生,运用集体的力量为他“加油打气”;另一方面又发动师生捐款并由专人管理以资助这位学生完成学业。在学校和老师的关爱下,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为帮助特殊家庭和困难家庭学生克服自卑感,树立自信心,我们常常开展有益于他们身心健康的活动,如:2005年11月,我校与深圳TA29学员及其志愿者共220多人联合举办了以“共托明天的太阳——感恩、合作、竞争”为主旨的专题活动,收到了良好效果。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我们引导他们参加读书活动,介绍他们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自强之音》等书籍。学生们通过认真阅读,写下一篇篇十分感人的体会文章。更重要的是,书中那些与他们处境相似的主人公的健康人格和奋发精神深深打动着他们,使他们心灵受到震动、思想得到升华,从而把读书与做人联系了起来。许多学生不顾严寒酷暑到敬老院等参加义务劳动,其中黄志雄同学由于工作出色,被团市委评为“优秀团员”。

二、物质上帮助,让他们共享欢乐,化感动为行动。

特殊家庭和困难家庭往往面临经济上的困境,因此,我们除了在精神上激励这些家庭的学生增强自信、消除自卑外,还为他们解决生活上的一些实际困难,让他们的脸上也展露出与同龄人一样的欢笑。

我们设立 “助学基金”,为困难家庭的学生减免学杂费、内宿费,为特困生购买学习资料、免费补习功课和提供适当生活费等。各年级的老师们也尽力为特困生提供帮助,每次集体外出活动,免去他们的费用。遇到这些学生家中突发困难,发动师生捐款,上门慰问。

如:张××,幼年丧父,读高二时母亲又患病,经济的困难和精神的痛苦使他性格孤僻,一度产生退学的念头。学校领导、教师一次次与她谈心,耐心说服、热情鼓励;学校减免了她的学杂费,为她办理人寿保险,给她助学金。同学们也伸出援助之手,捐款2700多元。师生们的爱给了她学习、生活的信心,2005年她考上了嘉应学院。 

生活在特殊家庭和困难家庭的学生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不仅倾注着学校和老师的爱,也牵动了社会上许多人的心。如:深圳市金拓通讯发展有限公司田文沧董事长,自2004年起连续3年捐款达5.3万元资助了30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到目前为止,我校已有73名学生分别获得热心校友或社会贤达的资助。

在给予特殊家庭和困难家庭的学生关爱和帮助的同时,我们也经常教育他们要以感恩的心回报社会。获得助学金的学生怀着十分感激的心情给资助他们的好心人写信,表达谢意并汇报自己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状况。他们主动拿出平时省下的零用钱参加我县抗洪赈灾爱心募捐活动。他们还积极参加“四个一”活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增强了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

几年来,我们对特殊家庭和困难家庭的学生在思想上引导、学习上关心、生活上帮助,教会他们以顽强的毅力与命运抗争,以理想和信念支撑自己的人生,从而使这些家庭的学生大多能正视困难、振作精神、自强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