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善待每一位学生

时间:2014/9/15
由于每个学生的先天遗传、家庭教育、生活环境、个人经历不尽相同,因此性格、智力、能力、体力也不相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够采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每一位学生,也不能够用同一眼光来看待每一位学生。对教师而言,要学会善待每一位学生。

一、善待学生,要学会理解和尊重学生。

学生不仅是一个生命体,同时还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逐步走向独立的、有理想、有情感、有自尊的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都有他们不同的心理特征,只有在研究学生心理的基础上,才能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师生的心灵才能相通。因此,尊重学生,了解学生个性,平等对待学生,是对学生实施教育的原则。只有从尊重出发,相信学生的能力,由此赢得学生的尊重,进而激发学生克服困难、自觉履行教师提出的要求,逐渐形成坚强意志和勇气。一个好的教师,应当遵循这个原则,在了解学生个性的前提下,运用恰当的语言,才能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行为表现中存在的问题。至于那些简单、粗暴的带有压抑性的教育方法,只能造 成教育者的心灵伤害。尊重会使师生双方有了默契,尊重也使师生双方有了好心情。

二、善待学生,要学会赏识学生。

中国有一句俗话:“士为知已者死。”说的是为赏识自己、信任自己的人去死都愿意。成年人需要赏识,孩子们更需要得到家长、老师的赏识。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学校教育似乎已逐渐远离了孩子们心灵深处这最美好的愿望,他们经常听到的是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责骂。难道我们多年的学校教育真的就只是培养了一大批不合格的学生吗?不!我们经常会发现我们身边有很多在各行各业都很杰出的人曾经都不是在学校表现最优秀的学生。这一现象确实值得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深深地反思。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应该是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熟知的。无独有偶,著名的美籍华裔物理学家钱致榕先生也曾有过这样一段经历:钱先生上中学时期正处于战乱时期,当时学校从三百名学生中挑选了六十名组成了一个“荣誉班”,钱先生即为其中一个。老师告诉这些学生,之所以挑选他们是因为他们有前途。后来,这个班的学生基本上都上了大学,大多数成了才。但是,直到八十年代,钱先生才从当年的老师口中了解到这六十名学生当时是通过抽签决定的。这样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其实,教育的奥秘就在于给孩子以信心,而老师的期待和赏识正是开启学生潜能之门的金钥匙。同时这种期待和赏识也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士为知已者死”一般的信赖和真诚。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期待和赏识的积极作用,认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发现他们的长处,同时也要不断反省自身的行为和态度,不要由于自己的不公正而延误了学生的发展,不能仅仅以分数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而忽视了学生的其它方面,如品格修养、文明习惯、劳动态度等。

三、善待学生,要学会赞扬和鼓励学生。

赞扬是一种力量。马克    吐温曾经说过:“凭一句赞扬的话,我就可以活上两个月。”是的,每个人都期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鼓励。有人说,赞扬就像是照在人们心灵上的阳光,就像是点燃憧憬和希望的火种,就像是给人温暖和感激的春风。思想家黑格尔在他的《生活的哲学》里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就要被执行绞刑的青年押在刑场上,围观的人群中有个老太太突然冒出一句:“你看,他那金黄的头发多么迷人!”那个即将永别人世的青年闻听此言,朝老太太所站的方向深深鞠了一躬,含着眼泪大声地说:“如果周围多一些像您这样的人,我也许就不会有今天了。”的确,在现实中赞扬和鼓励似乎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它给人以勇气,给人以信心,使浪子回头,催人奋进。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教师不要吝啬对学生的赞扬和鼓励,而应该充分运用这门艺术,赏识学生的每一个进步。在教学过程中,我也经常使用赞扬和鼓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善待学生,要学会宽容学生。

作为老师,有时我们不免会出现这样的教育方式,一旦看出学生有什么缺点,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往往很少考虑学生能否接受。因此,遇到问题要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考虑用什么方法才能使学生接受教育。对有缺点的学生,在帮助指正的前提下,要多一些宽容,相信他们能改正不足。对待特殊学生,教师应善于真诚地肯定、表扬学生的优点,可温暖愈合其的挫伤心理,化解其对别人的敌意。我班有一位同学个性特殊,易怒易躁,常出现敌视、攻击他人的行为。好胜心强,遇到失败则把责任推给别人。开始,我每天要花许多时间去处理他发生的一连串事件,后来我发现他上课思维敏捷,发言踊跃,对待作业一丝不苟,就经常表扬他这一优点。每当听到老师的表扬,他就会露出高兴的神情,做得更好了。我趁热打跌,在严爱相济的前提下,以激发其良知自醒力。他在集体这个大家庭中,通过醒悟,逐渐达到自戒自律,愉快地矫枉趋正。

五、善待学生、要学会关爱学生。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育教学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热爱学生。”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把他们少而微、隐而藏的闪光点发现出来,并像园丁爱护幼苗那样,珍惜他们的点滴进步,用心加以培养。从心理效应来看,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信任,生活上的体贴,思想上的耐心教育,会使学生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有利于学生激发自信心和进取心。可见,师爱是唤醒自信心的一剂“良药”,是成功的“生长素”。良好的师爱不仅能换来学生的自信、自尊及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而且还会对教师的爱迁移到其他方面,产生“爱屋及乌”的心理效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提高学生的道德觉悟和上进心,培养学生的是非观念,坚持正面诱导,以理服人,切忌简单粗暴,以势压人。

总之,教师要学会善待学生,使学生感到被接纳、被信任,使其经历体谅和鼓励;使其潜能得到发展和发挥,让学生能在一个欢乐、和谐、宽松的环境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