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细则适合学校行政人员、科组长、班主任和科任教师。
2、教学常规分为计划、教案、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考试考查、听课与教研、总结、检查等九项工作,全体任课教师应更进一步增强敬业意识、质量意识、竞争意识、站队意识;大胆改革,不断完善课堂教学以讲、练、评为主的结构模式。实行精讲多练和启发式教学;落实好常规。要充分认识到落实教学常规对教改的保证作用。教学常规的落实情况,通过多种途径检查纳入目标管理。
3、计划要求:①各科组长、级组长、班主任、科任老师在学期开学的第一周内讨论制定好有关计划,于第二周内把计划交教务处,担任多少项工作就要交多少份计划。②科组计划内容:本组教师情况概述,各级教学要求,教研教改安排,第二课堂安排,竞赛活动安排,作业布置要求,公开课安排等。③级组工作计划内容:本级师生情况概述,德、智、体工作安排,对本级教师工作要求,德、智、体各项目标等。④班主任工作计划内容:本班学生情况概述,班主任各项工作打算、安排,各项工作目标等。⑤科任教师教学工作计划内容:学情概述,教材概述,进度安排,主要措施,包括作业计划;差生、优生辅导计划,考试考查计划,训练计划安排,授课安排、措施与手段等。有教研教改专题任务的教师还要有方案,包括教改课题,有第二课堂活动任务的教师要交有关计划。内容包括活动的目的、学生人数、活动内容、时间安排、措施、做法等。科任教师工作计划,如果同级有二人或以上任教同科的,要共同商量制定,一式两份,一份交教务处,一份本人自存。其他计划交一份到教务处。4、教案要求:课前备课使用专用教案部书写教案,并用红色笔注明该节课的年、月、日,并编排注明节次。备课时,须认真钻研教材及其他参考资料,备课组长要定期组织本组教师对一周教学内容认真讨论,要求基本统一思想,统一进度,统一考查。教案书写字体要认真、整洁,要写好课题、目的要求、教学过程、堂上练习题、教学重点难点、课后作业。使用已编写好的资料授课的,须在教案本上写好教程,与资料一并作为教案。测验考试及讲评试卷按要求写在教案部上。提供写课后记,以便期末写总结。
5、上课要求:教师须力求40分钟内优质高效。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不无教案授课,不扯与本节教学任务无关的事,不缺课,不予学生发生冲突离开课堂,不出现知识性错误,不随意让学生自习,无特殊情况不坐着讲课。上课时衣着要整齐,组织好课堂教学,做好对学生的考勤记录。既管教又管道,要求用普通话授课,做到精讲多练,讲、练、评相结合。要面向全体,重视中下生的管教,对待学生要耐心细致,以理服人。学校要求教师课堂教学要科学性、教育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强调师生的双向交流,配合默契,让学生更多的动脑、动手、动口。板书要做到整洁有序,要尽量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课堂教学。实验课、体育课要自始至终组织安排好学生活动,不得提前3分钟以上让学生下课,教师进入课堂不得吸烟。
6、作业布置与批改:教师按科组规定的学期作业量,依据教材及学情适当安排好作业,每次作业量不太多也不太少,除课后作业外,教师要按本节课所授内容自编适量练习给学生做。每次作业不得全是选择题,作业要求及时批阅,及时发给学生。不错批漏批,批改时一律使用百分制打分,并注明批阅日期及次序。所有作业均要收回检查登记,及时了解缺交作业学生情况,做好教育工作。作文批阅方式可多种形式,自批、互批、面批、后记,重在指导、讲评、实验报告、小考试卷应全批改,基础训练、资料练习经教师批阅的都可视为作业。
7、辅导要求:辅导包括第二课堂活动辅导。早读、白天自习课和晚自修教师安排依时下班辅导。辅导时须在教室内(除学生个别单独谈话者外),做好中下生的个别辅导;指导优生学生,发挥优势。第二课堂活动要有计划、有组织。要另立备课本,每期结束要有总结。活动目的明确,内容充实,形式要多样,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校园气氛,使学生树立文明、诚实、进取、创新的思想,各种活动依量核实教师的报酬。学校提倡老师们利用课余时间多了解学生,辅导指导学生学习,鼓励学生进步,教师与学生谈话要做好记录,每期结束把谈话记录表交教务处。
8、考试考查:每学期内各科单元测验不少于三次,并做到闭卷考测,全批全改,每次测验要有成绩记录,有统计分析,同时做好详细的讲评,每次测验后十天内把统计分析表交教务处,教师应及时把测验情况告知班主任,共同做好指导学生的工作。期中、期末均进行大考,学生实行单人单桌考试,各科集中统一评卷,非毕业班的期末统测要全交叉阅卷、统分、登分,中段考各科老师要交统计分析表。体育、音乐、美术科要按大纲要求,认真组织和做好各科考查统计记录工作。各科考试均要严密组织,严格要求,严肃考纪。9、听课与教研:听课是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好方法。各老师应多听任教科或非任教科的课。听课规定:正副校长每期不少于35次;任课正副主任不少于30次,任课教师不少于15次。每次听课要用专用的听课部做好各项纪录。各科组每周举行一次教研活动,根据各科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要把教改、专题实验和电教探索作为重要内容研究,并落实到实处,每位任课老师一学年内要承担一节公开课,公开课要带有教研活教改的问题。要求高质量,有一定的示范性。公开课后要做好评议、评定和汇报工作。
10、总结:一期结束,科组长、级组长、班主任、任课教师要写好有关总结,负责多少项工作写多少份总结,只任课的科任教师可在第二学期结束时写教学工作总结。有第二课堂活动的教师要写有关总结,所有总结均要有正规的标题;总结内容要体现出岗位职责,工作对象基本情况,工作过程、方法、效果、经验等。书写要整洁,内容要充实,一律使用方格稿纸书写。各项总结要在放假离校前交教务处收集登记。获奖的或在刊物上发表的教学教研论文可视为个人教学总结,有论文发表的老师可获论文奖并在该期期终奖中给予加分。
11、检查:科组长在期中、期末对任课教师的工作各检查一次,检查内容包括备课、讲课、听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考测等,每次检查要做好详细记录和汇报。学校行政领导平时随堂听课,抽查教师常规落实情况。教务处在开学三周内检查教师制订缴交各种计划情况,学期中、学期末检查教师落实常规的各项工作情况,把各种检查结果及时通报,限期整改,并作为教师的评价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