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遵循德育规律 创造德育特色

时间:2014/10/6

摘 要: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行的学校德育工作主要存在重智育轻德育,重理论轻实践和重制度轻关怀的弊端。针对这些弊端,我校有特色地开展了三方面的德育工作,即拓展德育领域,变单线型为网络型;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变被动式教育为主动式教育;创新德育方法,变传统型为现代型。德育工作注重措施上的程序化,做到工作加强计划性、活动坚持经常性、教育注重目的性,深入了解实际情况,不断改进和提高工作效率。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我校一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南,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基础,以班集体建设为重点的工作思想,以德育工作百分考核为抓手的工作机制,把实现学生素质的可持续性发展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确立“严、细、实、活、新”的工作方针,努力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德育工作水平,增强德育工作实效。对于学校德育工作我们三中人经常作理性的思考,认为现行的学校德育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弊端:
1、重智育轻德育。由于社会上人们对“应试教育”的认可,对学校和教师评价的应试化,学校和教师有意无意地把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的标准。许多学校领导和教师尽管认识到了“应试教育”的弊端,但迫于社会的舆论、教师评优评先、职称评定等方面的原因,不敢大胆地、真正地抓素质教育,德育工作也被放到了次要位置。这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根源所在。
2、重理论轻实践。在学校,德育方式主要是在课堂上“灌”,在大会小会上“灌”,即我说你听,没有商量,忽略了德育必须经过学生内化的过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严重脱节,在组织学生参加德育实践上还做得很不够。
3、重制度轻关怀。纵观学校的规章制度,充斥的是行为规范、奖惩细则。每一所学校,每一个班级,几乎是千人一面,一条条,一项项,可谓具体全面,但效果如何呢?往往是贴在墙上,挂在嘴边,落实不到行动上。
针对以上弊端,我校积极谋求课改大背景下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领域、新办法,有特色地开展了我校三方面的德育工作。

一、拓展德育领域,变单线型为网络型。

学校德育工作开展的成就如何,组织是保障、领导是关键。为此,我校逐步健全和完善了德育工作体制,初步形成了德育工作良性运行、齐抓共管的网络系统。为促进德育工作系统化,拓展德育领域,我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提高认识。我们行政一班人统一思想,提高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迫切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组织全体老师学习《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重温《教师法》、《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学习有关德育教育的文件、文章,使全体教师从活生生的事例中进一步认识加强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确立 “教师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从认识上落实法制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2、健全组织。建立以党支部书记、校长挂帅,主管副校长、聘请的法制副校长、校中层干部和班主任为成员的德育管理网络。我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将每月召开一次德育工作例会,定期研究德育工作,制定各项计划,并做到计划落实、组织落实、工作落实。各班级也建立“德育工作小组”,由班主任、科任教师、班长和团支书参加组成,负责本班学生的德育工作。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合理组织布局:横向有职能部门把握德育内容及途径的实施与操作,纵向有教学业务系统的协调与领导。
3、寻求合力。我校在德育的施教范围上不仅仅局限于校内,而且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放开到社会。比如,我校将工人文化宫烈士纪念碑、常德诗墙公园、阳光孤儿院、武陵监狱等作为德育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学生瞻仰、参观学习等。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养成教育方面,用好“学生成长记录”,积极与学生家庭取得联系与配合,主动与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密切合作,掌握一些学生的思想情绪,解决一些生活困难,处理一些应急问题,杜绝一些违纪事件的发生。
总之,我校树立全方位育人观念,坚持教育整体原则,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变单线型为网络型教育,从而收到了更好的教育效果。

二、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变被动式教育为主动式教育。

学校德育的主体是学生,当前德育工作要使学生由被动型逐渐转变为主动型,能主动接受教育,主动参与学校的一切德育教育活动。因此我校突破常规,大胆尝试,充分发挥学生自己在德育中的主体作用,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纠正,从而形成“自我完善”的育人机制。
1、从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入手,将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学校日常管理。我校成立“文明示范监督岗”,各年级选派两位学生与值日老师一起参与学校的日常管理。在管理中,树立榜样示范作用,影响其他学生养成良好的自控能力,自觉端正行为习惯。
2、重视学生个性心理品质和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自娱活动中得到自我教育与自我实现,以“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预防与矫正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起始与后续相结合”为原则,开展关于“心理疏导”德育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定期开办心理辅导讲座等;结合学科教学,开展各项学生活动。如开展“做平凡小事、塑美好心灵”、“四月革命传统教育”、“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系列活动,组织开展演讲、诗朗诵、广播操、书画展及读书活动,举办各类知识竞赛及“保护环境,热爱自然” 等征文比赛,在这些学生自娱自乐的活动中充分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得以展示自己,增强学生的表现欲。
3、鼓励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学生社团是学生进行自我锻炼、自我教育和自我实现的最佳阵地,为学生发展个性特长创设良好的氛围。如成立“星苑文学社”,将一些对写作感兴趣,有一定写作兴趣的同学加入,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在写作活动中培养自己的高尚情操和写作能力;让一批优秀的学生加入共青团组织,激发他们的使命感和自豪感等。
4、创设实践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自我锻炼,组织开展大量适合于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己喜爱的活动中感受新的知识,检验自己的思维,从而提高是非判断能力和对事物的分析能力。
5、发挥党员“旗帜”作用,实行“党员帮教”活动。我校积极遵照中共中央关于“党组织应加强自身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以及对德育工作的领导,要求党员教师在教书育人中起模范作用”的指示,利用“三会一课”组织党员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党性原则和政治素质,使全体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能够在思想道德修养方面成为师生的楷模,坚持以良好的党风促教风,以教风促学风,最后形成良好的校风。在“党员帮教”活动中,我校党支部与每位党员签定帮教“特殊学生”责任书,要求全体党员认真做到月月有谈心,适时有家访,工作有记录,帮教有成效,让“特殊学生”感受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具体做到“三三四四”,即“三优”(提问优先、作业批改优先、表彰奖励优先)、“三访”(有病家访、缺课家访、有转变家访)、四点(挖掘闪光点、扶植起步点、把持反复点、促进飞跃点)、四不准(不准歧视特殊生,不准体罚、变相体罚特殊生,不准把特殊生赶出教室,不准把特殊生推出校门)。

三、创新德育方法,变传统型为现代型。

新时期德育工作方法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只有综合运用各种方法,使之相互补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才能实现教育的预期目的。大家知道,中学生具有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内心世界。尤其在新形势下他们思想更加活跃,视野更加开阔,表现出的问题也更加复杂深刻,这就给学校德育工作加大了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校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针对不同对象、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情况,从实际出发,坚持情与理、教与育、灌输与启发、“超前”与“滞后”相结合的原则,增强教育的说理性、方向性、生动性、感染性、预测性。与此同时,强调适应中学生精力旺盛、喜娱好动,勇于参与的特点,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如综合实践活动(上文已提及)。使教育内容形象化、实际化,更接近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变传统型为现代型。
1、采用了将学生分层教育的方法。①先进学生的教育。对思想积极向上,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通过兴趣组、竞赛辅导和培训等活动方式,由指导老师帮助他们找压力,给任务、压担子,让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中锻炼、提高、丰富自己,使其在思想、学习、工作等方面起带头作用。通过优秀学生的先锋模范作用来带动全体学生。②骨干学生的教育。抓好骨干学生的教育是做好学生工作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以举办学生干部培训班,组织他们学习与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群众组织的作用,贯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三自”方针,通过学生中的骨干力量去影响和带动更多的学生。③一般学生的教育。通过评优、树立典型的手段,在全校学生中推出“创文明班级,建文明校园,讲文明语言,做文明学生”系列活动,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激发学生们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积极向先进学习,争做“四有”新人。④后进学生的教育。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首先必须了解他们,后进生的心理障碍大致表现为狭隘、抑郁、虚狂、恐惧、神经过敏、过度激动、无动于衷、有报复情绪、不良行为习惯等方面;其次,由班主任对后进生作出帮教计划,建立后进生的谈话制度和联系家长制度以争取家长的配合;再次,对后进生的教育,一般采取个别帮助教育为主,进行耐心疏导,提高他们心理品质,促进他们个性健康发展,最后达到造就人才基本教育目的。
2、建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环境,以健康活跃的气氛感染人。①办好黑板报、橱窗宣传栏、希望之星广播台等,繁荣校园文化;表彰好人好事,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②开好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要求具有极强的思想性、针对性、知识性和趣味性。③班主任精心设计,按政教处、年级组的安排,认真组织班级的各项活动,以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3、净化、美化校园,用优美的环境陶冶人,努力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①进一步让学生从思想上提高创造赏心悦目环境的认识。②对班主任提出明确要求,将责任落实到班级,一周一小结,考评结果存档。③加大整治乱抛乱丢纸屑、塑料袋及其他废弃物,乱写乱画、随地吐痰等不良习惯的工作力度,教育学生爱护花草树木,书桌门窗、现代化教学仪器设备等学校财产。推动学校的环境卫生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总之,德育工作除要坚持“把握方向、遵循规律、分清层次、形成系列、突出渗透注重实效”的原则,在不断更新方法,变传统型为现代型的同时,还要注重措施上的程序化,做到工作加强计划性、活动坚持经常性、教育注重目的性,深入了解实际情况,不断改进和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