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以创新推动素质教育

时间:2014/10/6

进入21世纪,人们的“跨世纪思考”也越来越具象、越来越现实。一个词汇在世纪之交变得非常抢眼,那就是“创新”。创新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通过创新教育,可以更有力地推动素质教育,更好地深化素质教育。

中学里有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每次考试,大凡文科课程考完之后,满考场都是纸屑。有的是学生考试过程中乱涂乱画的草纸,有的是作弊用的小抄,甚至还有撕碎的教材。看看那试题,纯是死记硬背的东西,难怪学生学完、抄完的书就扔掉。更令人痛心的是,固定的思维模式、整齐划一的答案,严重地扼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一幅图画上花着两个学生抬着水向有树的方向走。学生如果按照设计回答说“他们抬水去浇树”就可以得高分,但要说“给五保户老奶奶送水”就不得分;分析历史现象,按照教材上的观点回答就得分,可如果阐述自己的看法,不管观点怎样新颖,论述如何有理有据,学生也会被判“答案错误”,当然也不能得分。——这便是我们的传统教育:一切围着考试转,一切围着升学转;教师死教书,教死书;学生死读书,读死书。教来教去,教师只能依赖教材,依赖教参,容不下学生的不同意见,更容不下反对意见;学来学去,学生只会记忆背诵信息,而不会收集、处理信息;只会死记硬背,却不会思考、不会质疑,基本的思维能力得不到发展,创新思维、发散思维更是无从谈起。加上教材的单一,知识的陈旧,内容的单调重复,各学科的各自为政,使学生知识面狭窄,缺少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且,学生原有的兴趣火花也被一点点地浇灭,个性特长也被一天天地扼杀,更谈不上什么发展智力、开发潜能。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视基础教育的现状,着力实施创新教育。我们在教育教学改革中,一是要逐步构建创新教育的课程体系,搭建供学生充分选取、选择的舞台。新的课程体系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两大类型、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三大板块的课程结构,进而发展成“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的基础型、拓展型、研究(探究)型的课程结构新体系,为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发展开辟了新天地。二是要调整系列教学关系,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还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选择,让学生主动发展,自主发展;变“以灌输为中心”为“以活动为中心”,因为只有体验和实践,才能有所创新。从“以知识为中心”到“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目的不仅在于掌握基础知识,更在于促进全体学生形成健康人格,获取生存能力,以更高的效益,更大限度地开发人的学习潜能与创新活力。三是构建与创新教育相符合的训练体系。针对传统课业训练形式单调、内容重记忆、评价方式简单的问题,改革教学训练方式和评价办法。这就要进行选择型训练、能力型训练、开放型训练、活动体验型训练、专题探究型训练、知识技能型训练、综合型训练。在教学评价上,建立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