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创新学校德育工作思路

时间:2014/9/24

展开心理调查,探究心理成因。我们调查发现:高中学生中,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心理各具特征,优等生的心理表现为:虚荣、自傲、妒忌、自居等,行为上往往是畏缩、固执、逆反、攻击、倒退;中等生的心理表现为:自卑、缩命、故步自封等,在行为上往往甘居中流,不善“表现”;“后进生”的心理表现为:自卑、逆反、厌学等,在行为上往往是破罐子破摔,出现越轨行为、侵财行为、攻击行为、压抑行为……究其原因:一是家庭因素。许多学生父母是打工族,缺少父母的关爱;学生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其娇生惯养;极少数学生父母离异,失去了亲情;部分学生家庭条件优越,父母物质上给予孩子的多,精神上给予的少;少数学生是家长强迫读书的,对读书不感兴趣;二是社会因素。社会上的不良思潮,如拜金主义,读书无用论、某些影视、网络、报刊杂志等客观上宣扬的某些错误观念都在学生心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记。三是学校工作的失误。如教育思想僵化、教育形式封闭、教学方法落后、教育内容单一,都对学生心理品质产生了不良影响;四是学生主观方面的原因。诸如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表现异常的情感,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 

进行心理调控,重塑心理品质。在群体心理调控方面,一是开设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或以班级为单位,采取主题班会的形式,由班主任主讲:如针对中等生的惰性心理,开设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心态的背后”、“逆水行舟与勇攀高峰”、“追赶时代的步伐”系列讲座。二是以问题为单位,由教导处、团支部、学生会的老师主讲:如我们根据学生价值观念取向问题上的心理,讲析“青少年价值观念与最佳现象设计方法”;三是开展一月一中心德育活动。学校针对学生的其他心理问题,开展了重塑学生心理品质的一月一中心活动,一月一个目标进行集中与深化教育,又贯穿到全年的每月每日中,渗透到平常生活中,学校定期检查,督促落实。四是采取大环境熏陶法。学校做到了绿化、美化、净化、亮化;教师中开展了以“为人师表”活动;教学中开展了学科渗透心事品质教育实验;学生中开展“一日三思”自我教育活动、榜样引路活动、学生心理素质自测活动。

在个体心理调控方面,一是建立了心理咨询室。专人负责学生心理问题的详细解答与耐心辅导,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心理咨询室外设有“心理对话信箱”,学生中需要将心理问题投诸信箱,一天之内就可得到辅导员的书面解答。心理咨询教师将每一个心理问题进行分类、分析,确定团体心理辅导课程的内容;这样一来,个体心理调控与群体调控两种方式便能融为一体,收到长远效果。二是制定了师生书面谈心制度。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情感也变得不再外露与直观。单凭“望、闻、问、切”的传统中医诊疗方式来矫正学生不健康心理已显得无能为力。师生书面谈心制度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便具备了明显的优势。班主任给每个学生都发了一个谈心本,根据反馈的情况,班主任对学生个别书面交流或言语交流,对学生共同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学生谈心本上反映的共同的心理问题制定主题班会的内容。 

遵循心理规律,体现自我价值。学校为每一位学生搭建了表现他们自我价值的平台,让他们的自我价值能很好地得到体现,如果机会只属于少数人,那些没有机会表现自我价值的学生则会从自信的巅峰跌落到自卑的深渊,从而违反中小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甚至违法乱纪。为此学校开展了一系列以体现“我的价值”、“我们的价值”为主题的活动,使学生都能各就各位,各得其所。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学校成立了各种兴趣小组和团队,每一位学生都按自己的要求加入相应的兴趣小组和团队,定期开展活动,学校每月都评选优秀小组、团队和优秀学生;与此同时学校还开展了一系列常规活动:争做“文明学生”、争创“文明寝室”、“文明班集体”等活动,使学生感受到从此处失去的东西已在彼处得到。使学生感受到“我曾经有过”、“我还有上光荣榜”的机会,让他们永远远离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