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让师生之间架起理解的桥梁

时间:2014/9/28

案例:  在我当班主任的生涯中,有一幕情景至今让我刻骨铭心;几个班干部在我的办公室外徘徊了很久,我问他有什么事?我们犹豫了很久,才鼓起勇气对我说:刘老师,今天班里举行文艺晚会,已按您的要求邀请了任课老师,只是同学有一个共同的建议,您不要参加我们的晚会可以吗?当时我的心里好像打碎了五味瓶,不知是什么滋味,就强作笑容答应了学生?.当晚,我只好站在窗子外面看学生活泼欢快的晚会,里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却很无奈.一向严肃的我不得不反思自己:我是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吗?学生为什么拒我于千里之外?

分析:现阶段的高中生,正是花季的年纪,他们除心理上具有封闭性和反抗性一面外,还存在思想活跃的一面,希望能得到老师的理解.因此,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掌握适应的管理方法就显得尤其重要.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思想稳定.实践中,我觉得对学生选取和谐的方式进行管理比较好,因为这种管理方式不是以权利和威严振服学生,而是以师生间的和睦相处,相互理解作为基础架起师生间沟通的桥梁.

思考:

通过这个案例,我深刻地认识到;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相互理解是多么重要啊。由此我得出;

1.       师生彼此信任,相互尊重是架起师生理解桥梁的前提.

2.       高中学生的反抗性常常表现对老师敬而远之,甚至有意为难老师.在此情况小,掌握班级工作的主动权,唯一的方法就是亲近学生,理解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让学生信任你,把你看成既是老师,又是他们之中的一员,从而向你敝开心扉..

有一次,有几个学生在星期天下午请我同他们一块去溜冰。我从来没溜过冰,面且对溜冰根本不感兴趣,但我觉得,师生间要互相尊重,如果拒绝,这件小事很可能会挫伤学生的感情,甚至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不信任感。于是,我便穿上溜冰鞋‘溜’入了学生的行列中。当学生牵着我的手认真地教我怎样溜冰的时候,我真切地感受到我已融入了学生中面且非常开心。事后,有个同学在作文中写道:“我上十年的学,从来没有一个老师和学生一起玩过,面今天我们的班主任却加入了我们的行列,我们好开心啊”从中我体会到,“开心”是相互的,面这种相互的理解恰是班主任在班级树立威信和取得学生信任、缩小师生间感情距离的前提。只有用真的感情对待学生,才能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冲破他们封闭的心理防线,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使班级工作在和谐的气氛中进行。

2、摸清学生脉搏,建立共同语言是建起理解桥梁的基础

如何缩短学生在思想上与成年教师的距离,解开他们内心深处日趋复杂多虑之谜?靠训斥发火,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师生间产生隔阂,以致关系僵化。这样,不仅会严重地伤害学生自尊心,而且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根据这个阶段学生日趋成熟、讲求实际的点,我认为,突破学生心理防线,只有赖于情感的交流,才能了解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建立共同的语言,在融洽的气氛中做好学生工作。  

有一段时间,我班男同学看武侠小说成风。开始我采取压的办法,禁止学生看。然而表面上学生不看了,实际上却偷着看 。针对这种情况,我变压服为说服,我采取了诱导的方式。一次我与一个学生的闲谈中这样说 :“像《射雕英雄传》这样的武侠电视剧,我也比较爱看,因为他对开阔我们的知识视野有一定的好处。我看后常想,电视剧中的特技镜头是怎样拍摄的,郭靖为什么那么善良,杨康为什么那么坏,不知你看过后有什么想法?” 这个学生说:“我就觉得写的太神了”。 我问他为什么神,他说:  “作者笔下有功夫,想象力太丰富了。” 我说:“丰富的想象是靠一点一点的知识积累得来的,积累知识可不像看武侠小说那么顺手。武侠小说虽然能使你一时痛快,但久而久之,就会不专心学习,整天想入非非,精神不振。” 这次谈话之后,这个学生再也不沉迷于武侠小说之中了。这说明,疏通诱导的方法较之批评有很多优点,这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学生思想轻松,没有压力;其次,把问题置于闲谈之中,气氛协调,师生间不受约束。在这种气氛下,学生的戒备心理很自然地得到消除。 

3. 让学生共同研讨问题是建起理解桥梁的重要途径 

师生之间相互 理解,对班主任最基本的要求是不要摆老师架子 ,经常生活在学生之中,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与学生一起研讨问题,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启发,受引导,体会到与班主任在一起愉快充实,在这方面,班主任懂得一些自己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知识,对学生的成长进步能产生一定的感染力。因为班主任的言行对学生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正是管理好班级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实际工作中,我经常与学生一起研究课程以外的问题,一起探讨理想和人生,虚心向学生学习。这种相互学习的过程,一方面沟通了师生的感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使我了解并及时掌握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这种管理方式,对班级建设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尽管感觉很辛苦,但我还是从中感觉到了它的乐趣。特别是家长的信任、支持;学生的理解、尊重,更让我全身心地融入学生之中,与他们交流、研习、谈心,曾经我和学生之间尴尬的一幕,我想再也不会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