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学管理,加强领导
学校建立了德育领导机构,成立德育领导小组,伍玉伟校长为组长,杨旭林副支书为副组长,政教主任、教务主任、家长代表为组员。小组人员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结合的特色,体现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组成的德育网络。拟订完善了各级领导岗位职责,对各领导作了具体的明确的分工,强化管理,向管理要质量,靠管理出效益,同时注重协作,扎扎实实开展工作。
二、完善制度,规范行为
根据教育法规和学校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如《新化二中学生量化管理条例》《学生日常行为管理条例》《学生宿舍量化管理条例》《学生仪表规范》《文明礼仪规范》等十多种德育规章制度,编印了《德育管理汇编》一书;构成了一个奖罚分明、覆盖全面,突出重点的有机系统;对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起到了有力的保证作用,充分体现了“规范治校,规范治教,规范治学”的管理原则,使学校德育管理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
学校实行全方位封闭管理。严格门卫制度,加大对校门口、校园及教学区的巡视检查力度。通宿生一律凭特制的出入证出入校门,住宿生非外出时间一律严禁外出。校领导和政教处老师主要负责三餐时间和放学期间校门口检查学生出入证的佩带,防止住宿生外出及闲杂人员进入;同时巡视校园及教学区,规范学生的言行,及时发现并处理偶发事件。政教处教师在上课期间,由专人负责教学区及校园的巡查,并加强教学区门卫的管理,防止闲杂人员进入校园;学生会主要在下午活动期间及课间由纪律部牵头组成纪律检查小组,配合领导及老师检查学生的日常行为,发现问题进行处理并及时上报;同时,学校还设置文明礼仪执勤岗,对学生的仪表、言行等进行常规检查,这样三级值班,层层监控,形成了严密的检查机制,基本上实现了无空白管理,德育工作秩序井然。
三、养成教育规范学生习惯
学校以“养成教育”为先导,引导学生学习文明礼仪,学会以礼待人,多年来,我们一直开展各种文明礼貌教育活动,设立文明礼貌周,努力提高学生礼貌意识,积极促进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
1、文明习惯养成教育
学校历来坚持多形式、多渠道的正面教育,让人人懂文明,人人争做文明学生。一是每期开学初,对学生进行十天的入学教育,结合军训,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以及我们学校编写的《文明礼貌规范》,让学生明白做文明学生的准则;二是利用升旗仪式中的国旗下讲话,有计划地进行文明礼貌教育;三是在校园内设立文明、礼仪标语牌;如“请使用文明语言”“请讲普通话”“轻声、慢步”“上下楼梯,靠右行”“勿将杂物丢人下水道”等,让环境感化人;四是利用班会时间,让学生自由发言、讨论,对校内外事件发表评论,通过讨论,大家更深深体会到求知首先应该学会做人的道路。
与军训紧密结合,以军人的要求严格要求学生,今后就容易以军人的行为来规范学生的行为。
2、设立礼仪岗、监督岗
学校在校门口设立礼仪岗,全校各班轮流值周,进行礼仪示范,与入校师生、来宾互致问候,让大家一进校便有一种亲切、温馨之感;在校园内主要位置设立监督岗,由各班志愿者组成志愿组,对个别学生的乱扔、乱丢等不良行为进行监督,制止一些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3、定期、不定期进行仪表检查学校多年来一直对学生仪表严格要求,每周对学生仪表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所有学生不得佩戴首饰,不留长指甲,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留怪发,不化妆,要求全体学生保持青年的纯真和朝气。
经过多种方式教育、学习,同学们都能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见到老师和外来人员,都能主动地问候:“老师好”,“领导好”,“来宾好”;食堂就餐秩序井然;公交车上都能主动让坐。四、量化考核班级管理
为科学有效地加强班级管理,促使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文明素质的提高,营造班与班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工作的新局面,我们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贯注人本教育理念、实行量化管理。自2000年起在全校范围内试行量化管理至今,七年来成效显著。
量化管理是指把班级管理工作按卫生、日常纪律、各项活动、班主任到位等进行量化,建立起严格的日常行为规范督查制度,对学生仪容仪表、佩戴胸卡,自行车存放、排队用膳、就寝、卫生等日有检查,由政教总团委及办公室对各项进行量化,再统一交政教处汇总,月月小结,及时反馈,期末总评。学期末量化分居全校16名的班级即优秀班级,相应班主任评为优秀班主任,学校给予表彰和奖励。宿舍管理实行“优秀寝室”评比。在管理的时间和空间上节节相联、环环相加,不留空白。量化积分与班主任工作效益、优秀班主任、优秀班集体、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评比挂钩。从而增强竞争机制,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班级管理制度各具特色,从而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育人氛围。五、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班级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心,是沟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桥梁。我们以活动为载体,制订详实的学校德育系列化方案,强化落实,使其扎实有序开展。活动形式灵活多样,无论是班会、团会,还是年级、全校性的大型辩论、演讲或智力竞赛,从具体内容的确定,活动方式的设计,到活动过程的主持,都先由学生研究拟定方案,再由学生组织实施。主题班会高潮迭起,学生自己设计和采取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德育形式,利于打动学生的心灵,易于为学生所吸收、内化,产生良好的教育实效。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提高了自我教育能力,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活动的意义,不断的培养启发学生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了良好班风的形成。
学校组织田径运动会、男子篮球赛、女子排球赛等大型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大大了增强学校活力。
六、知法守法,不做法盲
我校根据目前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也为贯彻中央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有关精神,针对学生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活动。
每学期学校都要组织学生学习《新刑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以法律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定期举行普法知识讲座、专题报告会。我们每年都请派出所、普法办的同志来校对学生进行集中教育,他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用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来教育学生知法、守法。学校统一布置以法制教育为主题的主题班会,以学生关注的社会现象为内容,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
通过一系列普法学生活动,不仅强化了学生遵纪守法,做合格公民的意识,而且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把遵纪守法变成自觉的行动,校纪校风得到大幅度的改观,近几年,学生德育合格率一直在99%以上,实现了校园内安全责任事故为零,违法违纪事件为零的预期目标。
聘请专门的法制校长,一改以前法制校长只挂名不干事的弊举,让法制校长切实干实事,参与学校德育管理。
七、切实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
1、多方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师德素质
学校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教师素质,提供机会让教师外出学习取经,组织教师苦练教学基本功,创造条件为教师成才铺路。每年利用暑假举办班主任培训班,对全体班主任队伍,尤其青年班主任进行基本功常规培训,从实际出发提高班主任的提高班主任的理论水平及管理技巧,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新形势下班主任的基本素质要求、班级管理技巧。优秀班主任上台作经验报告,开展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进一步提高班主任实际工作能力和规范班主任常规管理。对新加入班主任队伍的教师进行上岗培训,完成新老班主任的顺利交接,避免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通过培训学习,切实提高班主任的理论水平,转变育人观念,激发了教师不断学习,锐意进取的意识。培养一支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优良的能力结构、良好的个性特征和工作成效显著的班主任队伍,从根本上打造汇文特色办学品牌,全力提升汇文的办学水平。2011年3月申报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重点课题“班主任专业化”,让所有曾经当过班主任的和现在正在当班主任的以及将来会当班主任的老师都参与进来,认真研究探讨班主任专业化的问题。
2、建立班主任考核制度,正确评价班主任工作
为此专门出台了《新化二中优秀班主任评比方案》,以常规工作为要点,对班主任工作与依考核。如班主任的出勤、班主任手册的填写、班级日常量化、问卷调查的情况,班主任的工作纪律、后进生的转化、班级建设、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开主题班会和校会、宿舍管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对班主任进行量化考核,并作为期末评优评先的依据;充分发挥班主任各自工作的创新性和艺术性,使班主任工作始终充滿生机和活力。
3、塑造教师的形象,推出优秀典型
为加强师德建设,结合县教育局的行风评议活动,学校制定了《教师文明公约》,出台优秀教师行为规范等制度。各部门利用每两周一次的教职工例会,认真组织学习规范,做到人人皆知,并以此规范自己的言行。积极参加县教育局举办的“师德师风演讲比赛”,学校对教职工文明行为进行不定期检查,同时要求教职工之间互相监督,发现有不文明现象及时提醒,共同提高。要求教师的言谈举止、仪表风貌、待人接物等都做学生的楷模,使学生受到感染、启迪,能产生“亲其师,敬其道,乐其教”的教学效应。
学校领导利用一切公开场合推出我们的优秀教师,比如为学生煮鸡蛋的班主任刘姝丽,自己掏钱为学生买奶粉的刘昕,高考成绩异常优秀的李光荣等等,让全县甚至全市都知道新化二中的班主任都是最棒的。
八、春风化雨,加强心理教育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把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学校设有学生心理培训,对所有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进行心理教育方面的培训,建立了心理辅导系统,及时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其健康发展。
1、根据学生心理生理发育特点,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中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要立足于课堂渗透。我校在各年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具体内容涉及学习方法指导、情感教育、人际关系教育、健全人格培养、抗耐挫力和学生自我心理修养等,使学生们学会科学地理解人生、客观地面对现实、合理地对待自我和评价自我,正确地处理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挫折、冲突和矛盾。通过教学反馈,学生普遍反映深受教育近年来开设的《青春期教育》《感恩父母》等心理教育课,针对学生特点,联系实际,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伍海英老师专门针对女生的青春期卫生以及如何避免上当受骗的专题讲座,博得了全校1000多女生的阵阵掌声。
2、设立心理咨询机构
设立心理咨询机构,机构办公室就设在政教处办公室,由班主任轮流坐班,集中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诸多心理问题,再展开集体讨论,研究解决方案,建立相关案例分析。开展心理咨询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通过心理咨询,可以使学生的消极情绪得以释放,顺利摆脱心理压力,排除心理障碍,改变不合理的认知和行为,提高心理平衡能力与承受能力。通过个别咨询、心理行为训练、书信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
3、进行专项的集体心理辅导
我们针对各年级学生特点,进行专项的集体心理辅导。如每到高考前,不少学生存在考试焦虑,专门召集高三同学进行减压指导、高考动员、励志教育等;高一新生刚入校,部分学生心理无法适应新环境,我们针对这些现状,采取专题讲座、集体活动的方式教育学生,保证学生一个健康的心态。
九、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我校针对生源的实际,把后进生转化工作当作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化劣势为特色。全校形成了对后进生人人关心,时时关注的氛围。为此,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坚持正面教育,激励教育,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学习上成立‘一帮一’助小组,用爱心去沟通这部分学生,让他们切实感受到老师,同学对他们的关心爱护,从而使他们不断取得进步”。二是组建了心理咨询室,配有专职的心理咨询老师,以谈心的方式平等地交流,解答学生的心理疑难,疏导学生的心理障碍,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三是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定期对家长进行交流。每学期召开家长会,教师家长配合与学生交流思想渐渐消除家庭因素给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形成了家庭学校齐抓共管的局面。四是建立了后进生档案。将德育行为过程化,使后进生的转化纳入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
对班级中的一些教育难度较大的学生,采取政教处“领导负责制”,由政教处领导负责某几个顽劣学生,与这些学生交朋友,切实减轻班主任的工作负担。
新化二中就是靠着这后进生的转化和培优补差,把不怎么优秀的学生培养成了优秀学生,才在新化的教育界占据了一席之地。
十、期期评选德育标兵
学校特别注重德育环境建设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每学期都进行德育标兵的评选就是其中一举。评选前,学校大力宣传,给所有学生灌输德育标兵光荣的思想,人人以评上德育标兵为荣,人人以德育标兵为榜样。评选中,小组推荐,班级初评,每班推荐出来的都是班级的道德楷模。评选后,学校大张旗鼓地表扬,上电子屏幕,拍照上墙报,出专题,让全校所有师生都知道这些德育标兵的先进事迹和光辉形象,比如本期的德育标兵墙报的前言是:
他们没有非常的壮举,有的只是默默无闻的付出;他们的言行既不惊天地,也不泣鬼神,但他们就像涓涓细流,滋润我们荒凉的心田;他们说得少,做得多;他们从不奢求,却从不吝啬给予;他们的心中永远有别人的苦闷和悲伤,于是就装不下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们把“让同学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是的,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道德楷模,我们学习的榜样。今天评选出来的这些德育标兵,是我们新化二中的骄傲,新化二中以你们为荣!
把德育标兵们放到了学校的骄傲的高度。
总之,正是因为有了正确的德育理念,有了科学有效的德育措施,才使得我校德育工作成绩一年一个台阶,才使得我们这样一个原先比较落后的薄弱学校发展成为今天校风严谨、学风浓郁、校容整洁的“娄底市示范性高中”,学生素质稳步提升,学校声誉逐年上扬。今后,我们还将一如既往地突出德育这个学校教育永恒的主题,真抓实干,常抓不懈,力争使学校真正成为具有改革、实验、示范特点的三湘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