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环境的开发谈创造性阅读教学
时间:2014/10/10
而要进行创造性阅读教学活动,首先是教师应注重阅读心理环境的开发。如果给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那么学生的思维就会敏捷,潜在的创造智能就会上升,进而大胆想象,思想的火花就会闪现。因此,教师应抛弃权威式或管教式的教学理念,不要用硬性的要求和划一的标准,更不能抑制学生阅读创造的潜能和激情,扼杀学生的个性和灵气。让学生有心理安全感和自由度,他们就会乐观自信,自主探索,克服胆怯。我在教学中的体会与做法是:
(一)激活学生各具特色的创新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是语言的内容,二者结合表现的是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智慧。那么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读思结合,或议思结合,或遐思迩想,解读文中含义,学生就有趣味感、满足感。才能沿着文章的思路,把握作者的思想,实现读者和作者的心灵沟通,进而激活学生思维。如在教学《祝福》时,让学生在阅读中注意作者在小说里塑造的几个女性形象,其中卫婆子、柳妈和祥林嫂的婆婆三人有共性,她们都是祥林嫂苦难而不幸的一生的见证人,尤其是柳妈,作者说她是“善女人”,“吃素,不杀生”,但她对祥林嫂却苛刻无情,不但讽刺、挖苦,而且还用“诡秘”的地狱吓唬祥林嫂,看到祥林嫂脸上“显出恐怖的神色来”,她反倒“很满足”。通过对这些细节描写的阅读,让同学们领会“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这种意识已根植在众多人的头脑和灵魂中了,所以作者才将柳妈的外貌写成了“一笑皱缩成一个干核桃”,何其丑陋!认识到了这一点,让同学们再看鲁迅先生是如何塑造祥林嫂婆婆的,“她虽是山里人模样,却说话很能干,应酬也自如”一读到这里,同学们一下子情绪激动,有几位同学说:“她三十来岁”与“二十六七的祥林嫂”其实是同龄人,很容易沟通的,可她却勾结卫婆子卖了祥林嫂,可恶!有的同学说:“她也年轻守寡,拉扯两个儿子生活够艰难了,为什么对祥林嫂一丝同情也没有?可见那个世道人与人之间缺乏亲情、温情,只有冷冰冰的残酷无情。”有的同学说:“她先在鲁四老爷面前说了四婶的诸多优点,只字不提买卖祥林嫂的事,她未免太有心计了,恶毒!”话题扯开,如同源头活水汩汩滔滔,同学们各抒已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真是达到了将思维训练与情绪感染有机结合,情绪推动思维,思维强化情感,实现了思维情感质的飞跃。
(二)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景
在如前所述的宽松活跃,舒畅安全,自由愉快的氛围里,通过问题的一步步展开,激发学生大脑“创造性区域”进入最佳状态,思维放飞,重组知识,进而产生新思想,超越作者,超越自我。如在教《项链》一文后,同学们都觉得玛蒂尔德不求实际,爱慕虚荣受到了生活的严厉惩罚,但又觉得她并不是一个十足的坏女人,她的身上也有闪光点,究竟在哪里呢?她该不该对生活产生美好的幻想?她可不可以选择其他的生活方式?正如作者描写的“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这是她天生丽质的资本,在当时社会风气普遍追求上层人富有生活的法国,她坐在家中的那些想法人是可以理解的,但她毕竟只是想象而已,并没有付诸行动,当有一个舞会的机会可让她抛头露面时,她借项链也符合人之常情,当这一晚她光彩照人大出风头后,不幸降临了:项链丢了。真是乐极生悲!此后她借债还项链,从一个娇弱的小女子变成了粗壮耐劳的家庭主妇,生活真是魔术师。她人生的变迁得失一下子真真切切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同学们除了贬斥她的虚荣,同情她的不幸,赞扬她的诚实外,还觉得她最可爱的一点是:她完全可以在困境中傍大款、做小姐而自我堕落,但她却没有,而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直面现实和人生,这就是她身上人性的光华。同学们还提出两个观点:(1)玛蒂尔德是错位到复位的女性。(2)《项链》是一出金钱与人格较量的好戏。不但准确而且含有极强的概括性。阅读效果达到这一境界,真是不错。
(三)营造师生共同活动的融洽气氛
阅读教学创新之最佳效果,学生出人意料的阅读创造还源于教学双方机智之光的不断闪烁,师生思维和情感的充分激活与高度融洽。如教《孔雀东南飞》时,当读到刘兰芝“举身赴清池”、焦仲卿“自挂东南枝”这一结局时,同学们也伤心难过,觉得这个结局太悲伤了,对封建礼教和家长的憎恨,对兰芝、仲卿的同情一下子油然而生,我抓住这一时机提问:“同学们说一说刘兰芝这么漂亮、这么能干,焦母为什么就是看不上呢?”大家七嘴八舌纷纷举手回答:“焦母是鸡蛋里头挑骨头”,“她专制蛮横惯了”,“焦母嫉妒人家美貌”,同学们哄堂大笑,我也笑了,肯定而赞赏地说:“对,你们都言之有理,但刘兰芝既聪明能干,又贤惠漂亮,焦母为什么还让儿子休了她呢?”同学们一时沉默了。我又启发:造成一个家庭矛盾的主要因素会有哪些呢?经过讨论,最后达成共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有一同学马上接口:“刘兰芝结婚后没生孩子呀!这可能是她和焦母产生冲突的根源。”大家先是一惊,继而又一笑,我说:“对,这是有价值的思考,其实在中国人的封建传统观念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根深蒂固的,刘兰芝之所以被休,这才是最主要的原因。不然好端端的一对夫妻,为什么非要落个悲惨的双双殉情自杀的结局呢?”同学们一下子打开了思路,一个又一个想法迸涌而出,思维在融洽的课堂气氛中被激活。
综上所述,我认为中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能力,而这一能力的培养有赖于教师对学生阅读心理环境的开发,激活学生思维,创设问题情景,营造融洽气氛是我在教学中的体会。常言:“教学相长”,教学是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如果教学中师生双方都能处在一个积极思维、轻松和谐的环境中,那是教学的最佳状态和境界,为了达到这一状态和境界,开发学生的阅读心理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学生的阅读心理环境开发的好坏,关涉到阅读教学效果显著与否,阅读效果好学生的创造性阅读能力就能得以提到,这正是我们中学语文教学所追求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