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建设的误区与对策
时间:2014/10/10
误区一:学校文化由专业人士来设计
有些学校领导迫切希望建设自己的学校文化,但苦于自己和学校教职工对学校文化建设不了解,往往聘请专业人士来帮忙,这本是一件好事,也反映出学校领导具备一定的资源开发意识。但是,在具体的操作中,有些学校往往过分强调了专业人士的主体作用。专业人士虽然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但却对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太了解,他们可能会提出一句或几句精炼的话语作为学校文化的精髓,但这些话语是否生根于学校现有的文化基础及能否真正起到导向作用,就值得研究了。
其实,学校文化不是专业人士简单设计出来的,而是在深刻剖析学校现有文化的基础上,在分析教育发展趋势与社会文化发展方向的基础上生成的。任何主观设计,哪怕是很前瞻的设计,都会因为缺乏支持的土壤而夭折,甚至仅仅成为墙面上美丽的摆设。
是不是说学校文化建设就只是学校内部的事,不能让外部专业人士介入呢?显然不是这样。在当今社会,学校领导必须具备资源开发意识与能力,尤其是人力资源开发的能力,借助“外脑”办学将成为学校发展的助推器。那么,学校如何借助外脑进行学校文化建设?首先,要掌握专业人士资源,从中挑选既具备较高专业素养,又愿意深入学校内部,与学校平等合作的专业人士,作为合作研究学校文化建设的对象。其次,学校要充分调动全校师生、家长的智慧,与专家一起就学校现有文化进行调研,就学校文化建设具体问题进行研讨,专家只是起提炼、引领作用,从而使学校文化建设过程成为广大教职工、学生、家长达成价值共识的过程,使大家深深感受到学校文化建设是每个人的事,这样在以后的实施过程中才会有建设的主体基础与动力。
误区二:学校文化由学校领导来拍板
这种现象与第一种现象异曲同工,只是把专业人员换成学校领导而已。一些领导个人能力较强的学校容易出现该现象。在现实中,这种现象的出现极易造成学校领导所倡导的文化与学校师生所奉行的文化不一致,出现“两张皮”的现象。
无论是由专业人士设计,还是由学校领导来构建,都是对学校文化建设中两个重要问题即“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与“学校文化产生的过程”认识模糊的表现。出现这两种现象的学校都认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专业人士或学校领导,而不是学校全体师生;学校文化产生的方式是自上而下,而不是自下而上。在知识分子集中的学校,学校领导更需要充分尊重全体师生,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把全体师生看成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智慧,自下而上生成学校文化。这样,才能保证学校文化建设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误区三:学校文化建设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
目前,在通过积极途径进行学校文化建设的问题上,有些学校强调通过课堂教学以外的活动进行文化建设,出现学校文化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原因有三:一是学校文化由专业人员设计,或者是学校领导自己建构,广大师生没有参与其中,这样的学校文化是外在于师生的文化,许多教师可能根本不理解这些文化,在课堂上也就自然无法去体现这种文化;二是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由于考试评价体制并没有彻底改变,很多学校课堂教学“扎扎实实搞应试”,落实学校文化建设,实施素质教育只好通过课堂以外的各种活动来体现;三是有些学校认为学校文化就是学校特色,而许多学校的特色就是艺术、体育,可以通过各种活动来实施或展现,因此认为学校文化建设就是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来实现的。
其实,学校文化具有弥漫性、整体性,渗透在方方面面的工作之中,而不是学校的某一课程或某一艺术特色,课堂应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阵地。学校文化建设之初,可以先从外围的活动开始,但要使学校文化成为全体师生自觉的行动指南,就必须倡导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校文化的要求,这是学校文化建设深入发展所必需的。因为,师生在学校中花费时间最多的地方就是课堂,课堂是最能体现学校现实文化的场所,如果课堂的文化与学校所倡导构建的文化相去甚远,或者背道而驰,就极易导致学校文化建设流于形式,师生出现双重人格。
误区四: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是环境形象
实践中,还有一些学校的文化建设集中于校服、墙面、标识等环境形象设计,这说明校长已经明确认识到环境育人的重要性。但是,如果一个学校的文化建设仅仅局限于学校环境形象设计,而缺乏文化底蕴支撑,那么哪怕是再精美的设计,也会给人留下肤浅的感觉。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学校对核心价值观难以把握。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期,各种思潮风起云涌,校长很难准确把握学校教育价值的方向与内容,而环境形象设计就容易得多。二是有些校长把文化的载体当成文化本身。学校物质、制度建设等都是学校文化的载体,学校通过这些载体向外界传递其文化气息。文化载体可以反映出学校文化,但文化载体并不等同于文化,正如学校制度并不是学校制度文化,学校物质并不是学校物质文化。只有学校制度背后所隐含的价值导向、管理理念才是学校制度文化,学校物质背后所蕴含、折射出的精神与思想才是学校物质文化。
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是构建学校价值观,它是学校文化之魂。我们应以学校价值观为核心来构建学校精神文化,以学校精神文化指导学校制度文化与学校物质文化建设,这样学校文化建设才是一个整体,才能避免出现各自为政的杂乱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