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百年树人 德育为先

时间:2014/10/11

 学校德育工作的总体框架是“一个坚持,两个健全,三个寓于,四个结合”:坚持德育首位;健全德育队伍,健全德育制度;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中,寓德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寓德育于校园文化中;常规教学与专题教育相结合,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学校德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

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做了大量扎实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具体情况如下:

全员育人

1、完善机制。学校成立了“双峰一中加强和改是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校长和书记挂帅、副校长分管、政教处主管、年级组和班主任具体组织实施、全体教职员工参与的德育工作管理机制。
2、全员参与。学校、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都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计划,针对学生实际提出具体可行的德育措施和方法。学校以班级作为德育工作的基层单位,以班主任工作作为学生日常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班主任负责对学生进行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全方位管理。同时,要求全体任课教师积极发挥课堂教学的教育作用,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把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贯穿和渗透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积极主动、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另外,我们要求全体工勤人员贯彻服务育人的原则,在管理和服务中,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爱护公物、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方面的教育。
3、健全网络。学校注重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培植,积极实施“立体化德育工程”。我们组建了各年级家长委员会,聘请了部分离退休老干部、特级教师及各年级家长委员会正副主任为校外辅导员,聘请县公安局党委委员罗世福同志为法制副校长,不定期邀请知名校友回母校作报告,从而构建起“共建、共管、共育”为主要形式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网络,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化育人格局。
管理育人
1、认真组织学习,加强宣传发动。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8号文件精神,在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及教辅后勤四个支部的组织召集下,5月24日晚,全校200多名教职工认真学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会上,各支部要求全体教职员工结合各自的教育教学实际,大力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学校购买了该文件的单行本,确保教职工人手一份。我们通过广播、黑板报、集会宣讲、在校内校外悬挂大型宣传标语及相关主题的手抄报、演讲、征文竞赛活动等方式,认真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形成了良好的氛围。
2、严格规章制度。我们制订了《双峰一中德育工作规程》、《双峰一中德育工作实施纲要》、《双峰一中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方案》,保证了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我们制订了具体可行的《双峰一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双峰一中校园出、入制度》、《双峰一中学生寝室管理制度》等,使学生的日常行为有章可循,有制可依。
3、落实层次管理和目标管理。在党总支和校长办公会的领导下,我们实行德育工作的层次管理和目标管理。学校通过公开竞聘,成立了校团委和校学生会,并指导、组织学生会干部开展值日、文明督查、纪律卫生检查等工作。同时,各年级均配备了2名政教员,具体负责对本年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纪律卫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学校坚持行政、政教员、校学生会干部三重值日制度,多管齐下,加强管理。学校、政教处、年级组和班主任都制订了明确的工作目标,并层层签订责任状。同时,该项工作在相关人员期末考核中实行一票否决制,以增强责任感。
4、实行封闭式管理。学校配备了6名专职保安人员(门卫),进行24小时值班、巡逻,并制订了严格的门卫制度,实行封闭式管理,确保安静的校园环境。同时,学校每栋寝室都配备了1名专职管理员,严格寝室管理。
活动育人
为加强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积极改革德育方法,将创新意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第一、改管束式为引导式,提倡禁中有导,导中有禁,禁导结合,以导为主,既严格加强管理,又重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第二、改报告式为活动式,灵活多样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寓教于乐,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完善人格,张扬个性,获得发展。第三、改封闭式为开放式, 我们大力增强德育的实践环节,抓校内外结合,积极探索实践教学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有效机制,将学生带入社会,带入生活,把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认识和把握生活的本质和主流,不断增强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
为加强活动育人的实效性,我们大力推行并认真实施“十个一工程”:
(1)、坚持一周一次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的讲话;
(2)、坚持一月一次的黑板报或墙报评比;
(3)、坚持一期一次的日常行为规范主题演讲比赛和征文比赛;
(4)、坚持一期一次的业余党校学习和一年一次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
(5)、坚持一期一次的优秀学生、文明班级及单项积极分子评比表彰活动;
(6)、坚持一期一次的学校德育基地参观活动(学校确定了六个德育基地,其中包括四个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蔡和森纪念馆、韶山、花明楼、县烈士公园,一个学雷锋基地——县光荣院,一个国防教育基地——县武警中队);
(7)、坚持一期一次青年志愿者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
(8)、坚持一年一次的新生入校军训和国防教育活动;
(9)、坚持一年一次的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活动;
(10)、坚持一年一次的“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月”活动。
同时,学校大力加强活动的督查、反馈及考核评估。每次活动都要周密安排,既要计划周全,精心组织,又要及时考评,评定等次,认真总结表彰。
据此,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很好地促进了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及日常行为习惯的形成。
环境育人
1、美化净化校园环境。优美的环境,能陶冶人美的情操。学校耗资几十万元,修建了校内公园,并在各个不同的地点形成了高低相间、疏密有致、颜色各异、风格不一的绿化区,凉亭、假山点缀其间,处处皆景,步步宜人,学生仿佛置身于花园之中,提高了学生审美意识,陶冶了审美情操,激发了爱国爱校之情。
2、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学校在科教楼主楼最高层悬挂校徽、校训,校门墙壁嵌上用瓷砖烧制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科技楼门厅两面墙壁分别嵌上用瓷砖烧制的《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每间教室内均挂上国旗、贴上校训。我们还在校内设立80—120米的宣传橱窗,设立了10座名人雕塑,并在过道旁醒目位置设置文明用语警示牌。每到课余,校园内文化长廊前人头攒动,宣传栏内丰富、新颖的知识和画面吸引着师生的目光,过道、走廊及花坛草地间“学会审美”、“文明卫生”、“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讲卫生、讲秩序”、“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环境美”等宣传牌无时不在潜移默化地教育着一代代学子。